南丰圈 发表于 2016-5-18 14:17:16

渐行渐远的抚州古村——南丰瑶浦:闹市幽巷 惊艳时光


渐行渐远的抚州古村——
瑶浦·窑埠文/辛颖 图/胡新平
南丰县琴城镇瑶浦村,居琴城之西,旴水之阳,为全县第一大堡,其隐于闹市之中的明清老街,足以惊艳时光。

春末夏初的一个上午,记者驱车来到瑶浦。村里居然有早市,人头攒动,蔬果鲜美。

“瑶浦影剧院”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当年放电影、唱大戏,是十里八乡妇孺皆知的好去处。

毗邻闹市的瑶浦不乏熙攘,也有幽境可觅,一条老街,错落古宅,多少风光往事,只待人细细品读。

顾建华是南丰地方文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他曾数次造访瑶浦,对当地古迹了如指掌,越是了解越是痴迷。此次瑶浦之行,顾建华给记者当向导,他特别乐意与他人分享自己寻幽访古的收获。

瑶浦村原名窑埠,因古时村里窑口众多、盛产砖瓦而得名。在瑶浦现存几幢明清老宅,仍可见墙砖上刻有的窑主姓氏名号。

后取其谐音“窑”字改为“瑶”字,“埠”字改为“浦”字,村名遂变为瑶浦。

瑶浦老街,倚着斜坡上下约1公里,分为上街、中街、下街三段,古时为南丰通往广昌、赣州的必经之路,亦是旧时瑶浦集市所在。

而今,印着深浅不一车辙痕的古驿道已被水泥路面替代,但人们依旧可从老街两旁鳞次栉比的老屋捕获一段昔日的时光。

据载,瑶浦开村肇基始祖为曾氏,老街上巍巍屹立的“宗屋府”是曾氏家族煊赫一方的写照。

四厢进大宅气势不凡,院内柱子都用夏布包扎后,再上几遍生漆。现在虽然柱基腐蚀得比较严重,但是柱子尚保存完好,夏布生漆的痕迹犹在,当年富贵之家的光景可见一斑。

在一处坍圮多年的曾氏宗祠,残存门楼上的雕刻有龙、凤、麒麟、鲤鱼、蝙蝠等,刀法细腻传神,图案活灵活现,令人叹为观止。

走进满目疮痍的坪院,上无片瓦,下无墙垣,唯有六对鼓形的柱石在荒芜中茕茕孑立。

“岳家大屋”是老街上的另一幢豪宅。82岁的何圆奇老先生告诉记者,大宅的建造者为岳氏祖先,曾在四川做官。

大屋耗时三年方才落成,四厢进,有室一百零八间,有夹廊、流星门,前有照壁、后有花园,正门右侧有学堂等。

因为主家对工匠宽容和气,且工钱不菲,所以房屋建筑质量很高,外面的墙体几乎都看不到有石灰砌缝的痕迹,以致数百年后风骨犹存。

老街不算长,却有两座“解元府”,分别位于上街、中街。解元是古代科举制中对乡试第一名的尊称,村里出了有解元自然是整村人的荣耀。

中街“解元府”为三厢进结构,门楼、横梁、窗棂等处有龙、蝙蝠、鲤鱼、花草等雕刻图案,门前照壁画有山水壁画,门额上“解元”二字位于三个红色圆柱上方。

瑶浦老街上尚存的10余幢古宅中,最令顾建华流连的是下街的周氏祖屋。老屋从外面看上去并不起眼,从一人高屋门走进去却发现里面别有洞天。不足一百平方的二层空间里有天井、楼阁、小厅,两侧有厢房,结构紧凑。

一对位于阁楼下方两侧柱子上斜立着的“和合”二仙立体雕像,造型似随时凌空飞腾而去之态。
正对着厅堂的墙壁上方画有一个龙凤福字,形态新奇,仔细端摩颇有韵味。

瑶浦老宅给予的惊喜应接不暇,它们伫立老街一隅,相伴喧嚣,岁月静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渐行渐远的抚州古村——南丰瑶浦:闹市幽巷 惊艳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