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毒 发表于 2019-7-12 21:02:44

南丰一中2018-2019下学期教研工作回顾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如果说教师之于学生,是辛勤耕耘的园丁;那么教师之于教研,则是暗香涌动的花朵。助推教师专业成长,不求凌厉张扬,花团锦簇,但求个性绽放,香远益清。回顾本学期教研工作轨迹,教研处专注于教师的内涵式打磨,深耕课堂,静闻花香:“集体备课观摩活动”打开智慧碰撞的灵性之窗,“1+1对接式指导观摩”点燃青蓝传承的不息薪火,“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搭建探究与创新的平台,“送教下乡”架起交流与共享的桥梁,讲座培训丰厚理论素养,课题研究提升专业水平……我们相信,静心沉淀,精细打磨,修炼内功,每一朵教研之花都能迎风盛放,芳香自来。

1、求真务实的集体备课观摩  集体备课是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为使集体备课常态化、务实化、校本化,培植交流、合作、研究的学术气氛,打造高效课堂,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我校教研处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组织了系列示范性的集体备课观摩活动。



      八年级语文备课组集体备课的内容是八年级下册综合性活动《学写读后感》,针对学生写读后感时存在“浅”“空”“乱”问题,重点围绕“引”“议”“联”“结”的写作技巧指导进行集体研讨。


      高二数学备课组集体备课围绕“如何突破利用导数解决函数零点问题”的主题,以2017年高考全国I卷第21题第2问为切入点展开说题式研讨。对解决零点问题的三种主要方法——数形结合法、分离参数法、分类讨论法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和总结。


      高一生物备课组集体备课针对“模型建构在减数分裂教学中的运用”这一主题,从课前准备、活动分组、导入、课时编排四个方面进行探讨,设计高效优质的建模活动。

初二英语备课组集体备课主题是“How to teach writing”,就学生英语写作中存在的“审题不清”“虎头蛇尾”“句式过于简单”“语法不地道”“书写潦草,不规范”等问题进行交流,针对性提出“审”“列’”加”“连”“美”“誉”“查”为思路的七步讲评法。

      县教体局曾学娟主任和教研室江诘主任参加了观摩,充分肯定一中教研务实的作风,认为这种观摩活动形式很好,鼓励进一步推广,形成常态化教研,更好打造高效课堂,助推教师教研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实现教育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2.精准对接的1+1青蓝指导观摩  为了助力新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新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教研处充分发挥“青蓝工程”的育人功能,于4月3日-4日举行了高一物理和生物“1+1对接式指导”研讨课观摩活动。

  “ 1+1对接式指导”研讨课是本学期教研处组织的新型研讨课,改变过去青蓝工程重听课重点评的理论指导做法,要求新教师的指导老师深入徒弟的课堂实践,一对一精准对接,针对徒弟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重构课堂,亲身示范,用直观可感的方式,帮助徒弟缩短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距离,助力新教师专业成长。

      高一物理曾锐老师(徒弟)和彭定辉老师(师傅)对接指导课,课题为《重力势能》。彭老师指出曾老师课堂教学的三点不足:(1)对后继相关内容学习影响较大的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关系的事例和练习处理显得单薄;(2)引入重力势能的零势能参考平面概念时,采用的手段比较单一直接;(3)教学设计拘泥教材,忽视对学生回答即时的回应和点评。

       在第二天的师傅重构课上,彭定辉老师从三个方面针对性解决问题:(1)在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问题上,采用”放大“思想,理论分析推导其结论,中间强调微元思想和化曲为直方法,用拓展的例子图片进行强调其路径无关性,并对正功和负功两种情况进行分类讨论;(2)在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的关系上,采用自由落体的简单模型就两者功能关系进行分析讨论,强调重力做功是重力势能变化的条件;(3)在零势能参考平面的概念引入时,让三个的不同观点进行碰撞,提出问题“谁是对的”,并且在课堂练习中设立四选项全选的“诡异”结果,从而加深学生对重力势能的相对性的印象。整堂课,合作探究氛围浓厚,课内新授课外延伸穿梭自如,在教材驾驭上凭借而不依赖,运用而不拘泥,充分展现了彭定辉老师深厚的教学内功和与时俱进的课改理念。

      高一生物金华斌老师(徒弟)和张献国老师(师傅)的对接指导课,课题为《减数分裂》。张献国老师分析了金老师课堂需完善的三个方面:(1)分裂过程中有些概念如减数第一分裂前的间期、基因重组、基因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的区别讲解相对模糊,不清楚透彻;(2)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异同分析浅显,会使多数学生不能理解细胞周期的定义;(3)课堂节奏不够合理,前松后紧,使教学重难点的突破解决显得仓促匆忙。


      针对这些问题,张献国老师在师傅重构课上立足概念问题的有效解决,从细胞周期、同源染色体、基因的自由组合、交叉互换、基因重组五个概念入手,采用讲练结合的方式,在练习中故意设置概念易错易混淆的知识点(比如减数第一分裂前的间期易混淆为减数第一分裂的间期)来检验学习效果,强化学生印象。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异同分析上,让学生动手自制思维导图,与老师在课件上展示的减数分裂各个时期图与有丝分裂各个时期图相比较,直观感受两者异同点,课堂效果显著。整堂课,教学构思合理,注重知识生成,通过问题驱动和任务驱动,突出教学重点难点,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与批判性思维。课堂张弛有度,语言精炼利落,充分展示了张献国老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魅力。

      校长夏平在观摩之后,充分肯定“1+1对接式指导”研讨课对于新教师培养的重大意义,指出这种对接指导研讨过程其实是师徒二人共同学习、成长、成熟的专业化成长过程,是共生共赢的和谐过程,值得进一步推广,让更多的新老教师在碰撞中成熟再成熟,为浓厚教研氛围的营造引入源头活水。

3.有声有色的初高中晋级公开课  3月7日-4月26日,全校共计41名青年教师(其中初中17名,高中24名)参加了初高中晋级公开课活动。广大教师积极响应,青年教师们踊跃参加,老教师们倾囊相授,集体评课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4.轰轰烈烈的教师教学能力大赛       为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展示和交流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成果,教研处牵头举行了全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大赛坚持群体性、导向性、发展性三项基本原则,广泛动员、全员参与。追求将新理念、新方式和专业素养融合于常态教学,关注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鼓励教师创造性地发挥和展示特色技能,体现教师精湛的教学功底和个性化教学魅力。我校1974年3月21日以后出生的在职在岗的初高中上课老师(含借调交流老师)全员参予。
  由于学科特点不同,大赛分两批进行。


  第一批:3月28日至4月2日 ,竞赛学科有音乐、美术、体育三科。分为基本功展示和课堂教学竞赛两个环节。

第二批:4月21日至5月8日,竞赛学科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八科。各学科竞赛分初中组、高中组进行,设有解题大赛和课堂教学竞赛两个环节。最后选拔优胜者参加下学期抚州市教师教学技能大赛。







      通过本次教师技能竞赛活动的开展,教研处今后要完善教师素质培养的长效工作机制,进一步激发全校教师对教学能力大练兵的热情,追求下功夫于竞赛之外的良好工作状态。5.注重实效的中考研讨  2019年4月9日,教研处召开了中考复习研讨会。初三年级全体教师与2018届年级主任、各科备课组长齐聚一堂,集思广益,共同探讨如何有效提高复习效率,备战2019年中考。

  会上,全体老师群策群力,摩拳擦掌,壮怀激烈。有“尖子生与中层面两手抓”的总体战略,有“重点突破,精讲精练”的具体方法,有“规范答题和合理安排考试时间”的意识导向,有“加强目标教育和信心教育”的氛围营造,有“耐心陪伴,家校联合”的温馨互动,会场气氛热烈。

  中考研讨会为初三年级教师搭建了一个聚焦中考、共话策略、分享经验、共享教育智慧的有效平台,为今年中考再创佳绩奠定了坚实基础。6.真帮实扶的送教下乡  为响应县教体局加大城乡师资交流、结对帮扶共谋发展的号召,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和共同提高这一目标,南丰一中初中部送教志愿者队伍在副校长方友京和教研处主任王玉青的带领下,来到莱溪中学、白舍中学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奏响牵手农村中学的友谊交响曲。











      总的来说,送教下乡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它既是一次课堂教学的观摩学习活动,又是一次取长补短的教学提升活动,更是一次交流交心、资源共享的活动,有力地推进了城乡教育教学的纵深拓展。7.精彩纷呈的县级示范课在县教体局教研室的大力支持下,教研处于5月14日-17日安排了四节县级示范课,供本校及南丰二中听课团教师共同观摩、探讨。课前各备课组的集体磨课、精心准备,以及课后教研员、二中听课团教师们的精彩点评、思想碰撞,使所有参与听、评课活动的教师获益匪浅。












  2019年4月20日,北大教授柳春蕊给高中学子及语文教研组教师做《高考改革视野下的作文与人文》的专题题讲座,丰富提升师生高考写作素养。

  为期8天的东华理工大学“国培计划(2018)”送教下乡--南丰初中数学“同课异构”主题培训在南丰一中开展活动。全县城乡中学30名教师有幸成为本期学员,与专家、名师近距离接触,为专业成长加油加速。

(东华理工大学“国培计划(2018)”送教下乡——南丰初中数学“同课异构”主题培训学员合影留念)教研处还组织了高中新课改语文培训、部编本教材语文、历史、道德与法制培训、河北宁晋六中课改送教培训、“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晒课活动、“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全员培训、“国培计划(2018)”教师培训、信息化素养提升项目培训等形式多样的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师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部编本教材培训)

(高中新课改语文培训)



      可以说,没有课题研究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研。立足新课程标准,我校正在推进的省级课题有4个,市级课题有12个,县级课题有4个,参加课题研究的老师共有105人。可以预见,课题研究意识的增强与研究氛围的日益浓厚,必将推动对课程标准的更深解读,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搭建一个重要平台。



本学期,教研处积极响应县教研室工作推进,完成了县学科中心组成员、县学科带头人、市名师名课题以及2019县课题、省教研室课题的申报工作,老师们积极报名评比,你争我赶,见贤思齐,形势喜人。
      在本学期教研工作的基础上,教研处响应教体局相关部署,下学期将继续推进集体备课活动,实现集体备课的常态化;加强青蓝对接,强化骨干力量的培养;坚持“小而精”的教研方向,把教学研究做实做精。


(教研处全体工作人员合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南丰一中2018-2019下学期教研工作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