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 发表于 2018-10-8 10:09:33

国庆回家,南丰的早熟“顾里”你吃了吗?这组老图片刷爆朋友圈!

                                                      
国庆假期正是收获的季节,有一种放假叫回家收秋。那时候,上学的农村孩子们都会放秋假,回家帮父母收桔子、晒稻谷、掰玉米、挖红薯、种麦子,收获一年的辛苦,播种来年的希望。谨以这组照片纪念那些逝去的时光,也献给现在的孩子和大人们,爱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

收蜜桔

父母会早早的帮你准备好旧衣服,剪刀和手套,带着这些步入自家桔园。

桔子树少则几百颗,多则上千颗,收桔子是个漫长的活。围着桔树一个个将蜜桔剪下来,变成一箩筐一箩筐的,男人挑到道路上,再用摩托车或者三轮载回家中。

咱们年轻人,剪桔子的热忱也从边剪边吃到慢慢的越来越没劲。苦于蜜桔怕霜冻,所以必须在降霜之前全部收到家中囤库。还记得,你剪桔子剪到最多框的数量吗?(小编好像是12框,还有更多的吗?)

割稻子



永远记得自己割稻子时,怕蚂蝗,怕稻谷毛刺的情形。踩打谷机那会被当成娱乐!


那会每天都要晒稻谷,在晾晒场每天来来回回最少要跑10来趟,只有跑的勤快,日头足,稻子才能快速的晒干!


遇着雨天就很头疼,满场的稻谷得抢收,一个不及时,被雨水泡了就得发芽不能卖了。


待得日落时分,家家户户都回来收稻谷了。一排排装满稻谷的麻袋立着,彷佛卫士一般。现在到处都是水泥路和水泥空地,大家大多选择这样的位置晾晒稻谷。

收玉米









平时工作再忙,这个时候,也都从四面八方回到老家。


家里的老娘早给找出了旧衣服,拿上镰,跨上篮,下地。
一年的嚼谷、孩子的学费,全靠这几天。农村人盼着十月,也害怕十月。
玉米熟了,枯脆的秸秆也最扎人。包得严严实实地下地,豆大的汗珠子叭嗒叭嗒往下摔,没掰过棒子的人不知道那个滋味儿。


过去没有机器,一个个地掰完玉米,再拿镰砍秸秆。


掰完玉米,玉米棵子被割倒,才看见忙碌着的农人,和地里掰下的一堆堆玉米。


太阳落山了,辛苦的一天却还没结束。


掰下来的玉米不能不管,不赶紧剥皮晾上就要发霉。晒干的玉米叶须,是灶下引火的好材料。


当城里的孩子在家长的簇拥下畅游名山大川时,农村的孩子在田野里享受太阳的“温柔”。


天黑了,大人们还在院子里一边说话一边剥玉米叶子,小孩子们跑了一天,睡得像小狗子一样。

收豆子


大豆比玉米还等不得,大豆熟了不收割,会噼里啪啦地炸在地里。


镰刀割过的大豆秸秆很锋利,可以扎破一般的鞋子。手套、硬底鞋都是不可少的装备。




收割回家的大豆,晾晒到庭院里。只要一有功夫,就得用木杈棍棒之类的农具,一遍遍地捶打连带着秸秆晒干的大豆,直到豆荚全部开裂,一粒粒的豆子都蹦出来。



收番薯、收花生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村里的孩子在田间地头唱着。


刨花生、挖红薯,都是这个季节的工作。



秋收的几天,都比平时吃得好。出了力气还能不吃饱?老太太都比平时舍得放油。


新摘的豆角、又甜又面的红薯、烫嘴的玉米棒子……丰收,真好!


院子里堆着粮食,老爹惬意地抽着烟:“慢点吃,多着啦。”


乡里赶季节像拼命,一眨眼的功夫,田野里的金黄就被铺进了各家院子里、房顶上。



秋收完了是秋种。撒肥料、耕地,过去是牛,现在是车,一块接着一块,日夜不停。


回家收秋,真的就是收秋么?
想一想你多久没回家了、多久没相聚了?
收秋也许只是父母想念子女的一个理由。

我们常常感慨时间都去哪了,也许就在驻足停留的一瞬间,那些亲情和乡情的美好便不期而遇。
有空就回家收秋吧,看看父母和亲朋,也让父母和亲朋看看你!亲亲家乡的泥土,也让家乡的泥土亲亲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国庆回家,南丰的早熟“顾里”你吃了吗?这组老图片刷爆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