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 发表于 2018-12-10 11:24:32

以课搭平台 交流共提高——南丰二中送课下乡洽湾中学

 
初冬凛冽晨雾浓,送课殷殷情义深。踏一路轻盈,扬一抹浅笑,怀一腔热情,11月28日,南丰二中教师送课来到洽湾中学。此次送课活动郑俊华校长带队,并邀请到了县教研室主任江诘,一起参与活动的还有副校长余明亮、刘方良、封建平,教研处主任徐德生、联络处主任宁建云等。


  
2018年8月,南丰二中与洽湾中学结成联合体,实行集团化办学。洽湾中学紧邻南丰火车站,地理位置便利、各项教学配套设施齐全完善,校园环境幽雅、干净美丽。对于南丰二中此次的送课下乡活动,洽湾中学校长刘小林及其领导班子成员和所有的教师表示了热烈的欢迎。


  
刘小林校长热情邀约送课的领导和老师们参观了学校的办公室、教学楼、食堂……


  
两校老师亲切交流,微笑充溢在脸庞。



送教第一课是龚贤英老师带来的英语八年级上《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瞧瞧!香蕉、橘子、牛奶、小刀、榨汁机……我们的龚老师准备得多么充分!


  
微笑是最好的交流方式。龚贤英老师一身红衣、笑语盈盈、亲切和蔼,迅速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她由大家熟悉的水果橘子引入水果、果汁、奶昔层层深入。教识生词采用实物认知法、动作表现法,设计真实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生活中用英语认知事物,通过语言实践、锻炼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在语言训练中,龚贤英老师采用实践操练法,让学生模拟各种动作,调动各种感官,让学生看到、听到、闻到、尝到 ,学生在活动操练中兴趣浓厚,轻松掌握知识,获得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送教第二课是龚宇华老师带来的语文九年级上《智取生辰纲》


 
龚宇华老师用古典小说《水浒传》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图片导入课文,以标题为抓手,巧补标题,顺势让学生理清了小说的三要素。围绕“智”取,巧用成语,带领学生探究情节构思的妙处:1.坏境烘托法 2.矛盾冲突法 3.情节曲折 4.伏笔照应 5.补叙法。




  
处处无声,处处有声。龚宇华老师大方沉稳、循循善诱、问题设置层层深入,挖掘文本的深层内涵。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落脚点,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理解传承。




  
课后,江诘主任及两校领导和所有的听课教师在洽湾中学会议室进行了评课研讨活动。



刘小林校长对南丰二中送课洽湾中学表达了衷心的感谢。高度赞扬了两位上课教师的教学艺术和辛勤付出,希望这样的活动能经常开展,让老师们有更多学习交流的机会。


 
“评”是为了更好的“教”,参会教师们纷纷发言,“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大家肯定两位上课教师的精心准备,用心锤课;交流课堂亮点、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互通有无;分析教学不足,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教学认识,不断完善。


  
郑俊华校长肯定了两位老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也对教材的处理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针对不久前刚结束的各校中考质量分析会,他提出我们老师应该不断深刻反思,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如何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我们的教育教学任重而道远。


  
“一切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县教研室主任江诘高屋建瓴,用这句话概括了我们今后课堂教学的努力方向。创建和谐交流氛围,不断反思课堂,改进教法、学法,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和综合素养而不断努力。


  

THE END回程浓雾已散,天空湛蓝,阳光灿烂。此次送课下乡活动,给两校教师搭建了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促进了城乡教学互动,对于提高农村教师教学技能、转变教学观念、加强校际间的合作交流,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愿两校的交流互动如娇艳的花儿,芬芳绽放,馨香常在。同享一片蓝天,共谱教研新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以课搭平台 交流共提高——南丰二中送课下乡洽湾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