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毒 发表于 2015-11-23 10:14:53

情结南丰清汤

早就想写家乡的小吃南丰清汤了。那份温馨、温情,总叫人魂牵梦绕。

记得早年在外地读书,有段时间,写它的念头特别强烈。有时坐上老半天的汽车一颠一颠地回家,下车时已是深夜。远远望去,浓浓的夜色里,有一两个清汤担子摆放在窄窄的老街上,透着微微的炭火,水蒸气一丝丝地融化在红光中,叫人心生一种暖意:回家了……对,就是“回家了”的感觉。可惜,清汤一直没能写成。这成了我多年的一个心结。

食在南丰。南丰小吃尤为有名,而南丰小吃又以清汤和水粉为代表。南丰清汤类似北方馄饨,但又别具地方特色。它以精面粉和前胛瘦猪肉(即“活肉”)为主料,皮坯包肉馅,入水后水沸即熟,拌入调味品即可食用。其粒小皮薄、清淡醇香,滑溜爽口,为滋补佳品。兼具北方的简单和南方的精细之特点。曾荣获2000年江西省首届美食节最受欢迎菜肴奖,在全省食品展销洽谈会上定为江西名小吃。所以,你要是到了南丰,没去尝清汤,就如同没去尝蜜橘一样,一定是不对的。清汤在南丰人的饮食文化中占据突出位置。也正由于其突出的位置,它还成为南丰人情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丰的风水、气候与土壤,适宜种植、开花与发生湿润的情感故事。在生活成本较高的南丰,空气是免费的,甜言蜜语也是免费的。结婚是奢侈的,但恋爱则是简单的。不时可遇婚礼盛典,不时更见爱情小吃。这就促成了清汤飘逸的香气,往往浸染着爱情的甜甜美味。在路边,在河畔,一对对或者一伙伙男女小青年,只要有心情,一定坐下来吃吃清汤,谈谈私话,又便捷又浪漫。你大可放心吃,放心谈,不用担心对方算计你的钱,因为生意人是不光顾这样的小吃的。但稍不留神,你就成了爱情的俘虏,或者浪荡之子。所以,一些文化人提议干脆把“清汤”改成“情汤”。可不是吗?本人笔下再现的发生在南丰的爱情传奇,就是从一碗清汤开始的:“这天,吴家的蓝小姐陪着姆妈也夹杂在朝拜的人群中。吴母挤在石龛前,蓝小姐便坐在不远处的钓石边等着。这里是当地八景之一的‘金潭渔唱’,盱水冲击着钓石,激起雪浪,旋涡相套着滚滚流去,与远处的渔船和对岸的桔林渐成一体。蓝小姐正看得出神,不料,一个人侧身向她倒来。而就在刚刚触及自己身子的刹那间,她隐约感觉到那人用一只手很快撑向地面,试图减缓身体的压力,不过努力还是徒劳,最终他重重地压在自己纤弱的身上。所幸两人没有滚下江去。人们闻声过来,分别把他们俩扶起。蓝小姐从惊慌中缓过神来,才发现压向自己的是一个军服不整的国军军官。只见他头部带有明显的伤痕,面色煞白,大汗淋漓,人事不省。有人正在帮他掐人中。好一会儿,他才醒过来。不知谁说他可能是饿昏的,便很快有人端来一碗凉水给他喝。蓝小姐突然想起什么,从不远处的清汤担上买来一碗清汤,一勺一勺地小心喂给这位军人吃。……想必是军人第一次尝到这种东西,第二勺进口前,他就注视了一下清汤,他想弄清楚这到底是什么东西。一碗下肚,军人的面色好了不少,眼神也较前有光泽,用官话连说谢谢。要定神打量这位小姐时,嘈杂的人群中已不见其芳影……”(《青韵.传奇》)一次美丽的机缘换来一生的等待。暂且不去讨论命运到底对蓝小姐薄不薄,虽然他们的孩子还没出生“他”就走了,虽然五十多年后“她”等到的是“他”在美国已有家小的现实。至少,爱的期待,成就了“她”大半个浪漫人生。南丰清汤给人的印象就是这般鲜亮,这般浪漫。不过,它给我的感觉,则更为独特些。清汤与我的一次亲情发现联系在一起。我的奶奶没有给我多少感觉。一方面,我读初一时她就去世了;另一方面,她在世时对我要求甚严,祖孙间像隔着一座大山,情感难于沟通。但一次吃清汤的经历,却给我留下难得的印象。那还是我读幼儿园大班的时候,一次,老师在班上不点名地批评我吃零食,说是发现我在街上吃清汤。口气很是严厉。早一天中午,确实是奶奶她们带我在街上的清汤店里吃过一次点心。记得店里还拉着遮挡布,竟也被老师发现了!那时,我们家一天只吃两餐,中午是没饭吃的,偶尔吃到点心别提有多幸福,多高兴。饮食起居,乃家庭生活最基本的内容,最容易对人们的情感态度产生直接的影响。面对这位老师严厉的批评,我发觉自己没有多少羞愧感,而是回味起和奶奶她们一起吃清汤的情景,竟产生了一种久违的亲切感。感谢清汤,多少给我带来对奶奶难得的温情回忆,一种难以言表的特别感觉。奶奶早已离我们去了,妈妈也已走了三年。然而,闻到清汤的香味,就感到亲情在自己身边,母爱在自己身边。清汤的记忆里头,给我感触最深的莫过于母爱那一部分。小时候,我身体单薄,常患点小病。闹病时,老是头晕恶心没胃口。那次身体发烧,尽管烧了我好几天,但烧糊不了我的记忆。那是一个潮湿的午后,妈妈焦急中带着浑身乏力的我去医院看过医生,好像是打过针回来。路过一家清汤店时,妈妈将自己的额头贴上我的额头试了试我的体温,然后问我想不想吃清汤。见我点头,她似乎有点放心地带我进了这家店,点来一碗清汤,还特地交代不能放猪油,说是猪油容易染寒。她一勺一勺地亲手喂给我吃。可刚吃了两勺,我就咽不下,要呕吐。妈妈急了,又是用掌心,又是用额头试我的体温,然后说,莫吃莫吃,妈带你去医院看过,边说边抱上我走。母爱总是体现在细微之处,关键之处。尽管当时,我咽不下这碗清汤,但清汤却让我对平凡而伟大的母爱有了一种最为亲切的体味。相对南丰水粉来说,我不怎么爱吃清汤。但提到清汤,我想的最多的是幼时生病时的这段经历,就会想到母爱,就会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感觉。母爱是芳香四溢的清汤,碗里碗外都是家乡口感纯正的诗篇,碗里碗外都是乡人最为依恋的色彩,碗里碗外都是乡里乡亲一代代传颂的音符。也许,有人会问我,你不怎么爱吃清汤,怎么这么爱写清汤。我要说,因为它是根植于我心中的“亲汤” ……
来源:过福堂博客的博客文 : 过福堂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情结南丰清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