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在农村,没有什么娱乐,偶尔有些民间艺人,来到村里表演,他们也是为了讨生活,其中数“唱话文”最印象深刻,他们一般都是眼睛不好的人(有人参扶、引路),凭过人的记忆,将师傅传授的节目牢记在心,走村窜户,手执“鱼鼓”(“砰砰具”,实际上制作工艺很简单,一个竹筒,一头蒙上蛇皮,用手指拍打会砰砰作响),这些艺人的到来,村里的老人最高兴了,他们非常热情,有人倒茶,有人递水,艺人谢过后,也不谈价钱就开始表演,完后,看的村民自觉给钱(多少不强求,不给也行),我们这些小孩就地而坐,其实什么也不懂,就是凑热闹。只见艺人手拍鱼鼓,抑扬顿挫地唱开了,一曲终了,一些心肠软的老妈子被故事情节感动的流泪了........现在社会发展了,电视网络已经覆盖了农村,村民的业余生活也丰富了,那些唱话文的人也转行啦,许多老人还很怀念,但现在听不到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唱话文也慢慢被人遗忘,我们的下一代也许没有人会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曲艺啦,但我们这一代人还是无法忘怀的,因为它承载了我们太多的儿时回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