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下载客户端后,扫描左侧二维码快速访问本站
  •       官方微信
    南丰圈官方微信公众账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nf_quan)
    2、扫描:扫描左侧二维码
    及时获得南丰信息尽在 "南丰圈"
  • 最近看过此主题的会员

    查看: 767 | 回复: 0

    小H
    发表于: 2018-4-2 10: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H_njVG8 于 2018-4-2 10:23 编辑

          一年四季中气温变化最无常的季节就是春季了这个时段,经常是刚脱掉秋裤,发现降温了重新穿上冬衣,中午又是阳光普照,气温飙升。
          早春乍暖还寒,是各种流行病的高发期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f769563adfef7efee981cf86b722ace5.gif
    “捂”并不是多穿衣服那么简单到底如何科学健康地“捂”出好身体?一起来看看
    “捂”是必要的,但也不能盲目,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捂”对时间
          春天的气温时高时低,温差较大,身体很容易在一冷一热的气温变化中,因不适应而受寒,导致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发生。
          一般情况下,当白昼气温超过 15 摄氏度且比较稳定时,穿得稍单薄些就不至于感冒或染病了。
          民间所谓“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吃了端午粽, 才把棉衣送”,说的皆是这个道理。
    “捂”对温度
          是否春捂,必须根据天气而定。一般来说,春季昼夜温差较大,早晚较冷时,可适当“捂”一会儿。
          中午气温在10摄氏度以上时可适当减衣;出现“倒春寒”时,要恪守“春捂”之道;“暖春”到来,即连续几天日最高气温都在20摄氏度以上时,就不能“捂”了。
    如果两种极端天气交错出现,穿衣、脱衣就该勤一点。
    “捂”要有度“捂”的程度应以自身感觉温暖,又不出汗为宜。
          春季,蓄积于体内的阳气外发,若内藏阳气过多,就会化成热邪外攻,诱发鼻腔、牙龈、呼吸道、皮肤等部位出血,以及头晕目眩等症状。
    “捂”对重点一捂背。
          背为督脉之海,也是阳脉之海,是一身阳气汇集的地方,背部保暖可预防疾病,减少感冒几率;后背如果受寒,容易阳气不足,有碍升发。
    二捂腹。
          腹部是阴经积聚的地方,腹部温度太低会导致胃肠道疾病、妇科疾病、男性生殖系统疾病出现。腹部保暖是保护胃、脾、肠,预防消化不良和拉肚子。
    三捂脚。
          春天防寒照顾好头颈和双脚,可以避免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发生。寒多自下而起,传统养生主张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因为人体下身的血液循环要比上部差,容易遭到风寒侵袭。
    跳转到指定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网站广告|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Copyright © 2014-2015 南丰圈(南风网络科技) 版权所有 咨询QQ:QQ 客服电话:13979415368
    赣ICP备14009540号 技术支持:南风网络科技  Powered by Discuz! X3.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