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H_njVG8 于 2018-4-4 11:00 编辑
潭湖风景区,蓝天碧水,青山绿树,花香鸟语,这一切如此亲切、如此贴心。徜徉其间,让人体验到“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轻松与愉悦。
潭湖 新建的廊道沿湖岸蜿蜒,依山临水,曲折有致。游人走在廊中,移步换景,尽享江南丘陵山水之美。
廊道及廊边的那一片片绿茵、灌木、还有形态各异的高树,时时会被镜头定格成令人啧啧称赞的美景,然后发在微信朋友圈里,炫一炫自己的美照。
微风一会儿掀起湖面的笑靥,一会儿玩闹起来,搓皱了那一片湖水,也搓皱了那水中湖岸山树的倒影。廊道对岸,一脉黛山静卧于水之一方,起伏绵延,如少妇般慵懒而安静。山上一簇簇新绿清新亮丽,格外明人眼目。几处红艳的清明花更是把春天的气息点缀得恰到好处。
坐船游湖,船移景换。突出湖面的山脚,凹进水域的山坳,各有各的韵味。“横看成岭侧成峰”的诗境在这里演绎得淋漓尽致。
尤为可爱的是,调皮的水鸟间或倏地一声,在水面上划起一道耀眼的白光,没等你缓过神来,刹那间就无影无踪了,只留下浅浅的一带波纹在湖面轻轻地荡开……
烟柳 我们不能不惊叹古人造词之精妙,比如“烟柳”。 唐代张仲素 《春游曲》:“烟柳飞轻絮,风榆落小钱。”韩愈《早春》:“ 绝胜烟柳满皇都 。”……
“烟柳”这一词一直氤氲了江南水乡、氤氲了才子的乡愁、氤氲了少女的眉尖。词典里对“烟柳”的解释是:烟雾笼罩的柳林。可是我总觉得这个解释不完全准确,没有尽显柳树初芽时的那种美。烟柳 在初春的潭湖,从“晖阳”走上廊道,沿湖岸转过一个弯,往西边渡口处一抬头,你会惊讶的叫出来:那分明是一抹淡淡的浅绿的轻烟,朦胧的、迷糊的、飘忽的、轻盈的……你可以联想起很多诸如此类的词语,来形容那一排柳树给你诠释“烟柳”是怎样的一种意境。
然后,你会飞快地扑过去……碧玉妆成的柳树一溜儿站着,“万条垂下绿丝绦”。微风过处,水袖飞舞,裙袂飘飘,活脱脱一小家碧玉!柔柔的枝条,嫩嫩的细叶,似酥手撩过游客的脸庞。站在树底下抬头仰望,洁白的云儿、浅浅的新绿,或浓或淡,似有还无,轻盈了空旷的蓝天。
凤翔峰 绕湖而游,便是凤翔峰。“我们来到了原始森林了!”——大家这样夸张地囔着,我们实实在在地走在一片原生态的森林里。
山间杂木林立,老树参天,地面铺满了厚厚的落叶。粗壮的藤蔓,或相互缠绕,或如绳索从树顶垂悬而下,或紧贴在大树上一直往树梢延伸,如虬龙般盘曲、遒劲、苍老。
置身林间,犹如黄昏已经来临。不远处隐隐传来淙淙的水声,“泉水击石,泠泠作响”。我们循声走去,泉水晶亮,活泼可爱,它是山间的晶亮的眼,令人联想起蜷扑在爷爷膝盖上的小孙女的那一双清澈无瑕的瞳眸。这里稍稍开阔,豁然光亮,才知道原先是浓荫遮道,正如南北朝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所写的“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老绿又添嫩叶,枯枝再发新芽。一团团、一簇簇的新绿点缀着,装点出凤翔峰的新春气息和盎然生机。不时地闪现一丛丛火红的杜鹃——看到杜鹃花,我总会想起《闪闪红星》中母亲对潘冬子说的一句话:“当杜鹃花开满山头时,你爸就回来了!”杜鹃花开放,就是革命胜利之时。现在的凤翔峰空气清新湿润,带着花儿和新绿的香味,沁人心脾——是啊,再也闻不到硝烟的味道了!1934年2月5号,红一军曾与国民党在此处展开过激烈的战斗,硝烟弥漫,激烈悲壮,多少战士血洒凤翔峰,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国泰民安!
游览潭湖,获得了“复得返自然”的轻松愉悦,更获得了心灵的洗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