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养殖户们都有扩增计划。”对于龟鳖产业的发展前景,南丰县龟鳖产业协会会长吴国辉信心满满。南丰县龟鳖养殖起步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来随着养殖户增多,养殖技术逐步成熟,产业不断壮大,至2017年末,全县龟鳖类养殖单位720户,参与生产农户逾2000户,养殖面积两万亩,综合产值突破20亿元,成为该县继蜜橘产业之后的第二大产业。2017年,该县被中国渔业协会授予“中国龟鳖之乡”称号。扬优成势,打造“拳头”产品。“经过业内人士多年实践证明,南丰龟鳖养殖优势明显。”南丰县龟鳖主要养殖区——太和镇党委书记黄科玲说,南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而且受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影响小,符合甲鱼晒背、冬眠、产卵等生物习性,具有产蛋量高、受精率高、孵化率高、死亡率低等优势,所以以种蛋、种苗为主打产品的养殖户占了南丰县龟鳖养殖户的9成左右。得益于扬优成势,南丰县亲鳖养殖规模和产蛋量位居全国之首,是全国闻名的中华鳖亲本养殖、种蛋种苗生产供应基地,产品主要销往广东、浙江、上海等地。吴国辉就是南丰龟鳖养殖户的典型代表。1987年出生的吴国辉,在行业内摸爬滚打了8个年头,是全县最大的甲鱼养殖户。他先后投资建成并投产4个龟鳖养殖区,面积1950亩,2017年销售收入突破 8000 万元,实现纯利润2800万元。不仅如此,他还以“公司+基地+农户”形式带动太和镇 460 户农民从事甲鱼种蛋、种苗和商品甲鱼生产经营,户均年增收7万元以上。然而,南丰县龟鳖养殖其实也非一帆风顺,早年曾因市场波动,部分养殖户退出。如何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提高养殖效益,一直是摆在南丰县面前的重大课题。为此,该县充分利用良好的产业基础、先进的养殖技术、优越的气候条件等优势,持续提升龟鳖产业的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将龟鳖繁育、养殖、加工产业与休闲渔业、旅游服务业等结合起来,把龟鳖产业做大做强,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该县积极引导养殖户不断创新经营方式。早在2011年,桑田镇西源村农户共同组建了美孙甲鱼专业合作社,并设立了专门理事会对甲鱼生产、销售过程进行监管,以质量和诚信开拓市场,商品甲鱼和甲鱼蛋的销售价格比市场均价高出 20%。2017 年合作社共有社员 42 户,甲鱼养殖面积达 800 余亩,年产优良种蛋 1000 万枚,总营业额约1200 万元,社员户均年利润在 20 万元以上。像西源村村民一样“抱团取暖”的,还有另外37家专业合作社。为引导甲鱼产业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该县还出台了《南丰县龟鳖产业百亿工程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县龟鳖类养殖户数1500户,参与户3000户,龟鳖产业总投入20亿元,池塘养殖面积4万亩,稻莲综合养殖商品龟鳖面积6万亩,实现全县龟鳖产业渔业经济总产值60亿元;创立龟鳖深加工园区、市场交易中心和相关产业,创建龟鳖食品类、保健类、药用类品种品牌,打造南丰龟鳖产业百亿工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