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下载客户端后,扫描左侧二维码快速访问本站
官方微信
南丰圈
官方微信公众账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nf_quan)
2、扫描:扫描左侧二维码
及时获得南丰信息尽在 "南丰圈"
登录
我要注册
找回密码
用其他账号登陆
快捷导航
切换风格
搜索
搜索
热搜:
南丰新闻
南丰傩舞
南丰蜜桔
南丰房产
南丰招聘
南丰商家
南丰企业
南丰交友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访问生活分类信息首页
首页
Portal
圈子
同城头条
同城好店
优惠抢购
求职招聘
楼盘房产
交友相亲
微信
手机APP
手机小游戏
解除绑定
南丰圈(南风网络科技)
»
圈子
›
关注南丰
›
南丰报道
›
大明湖畔的南丰祠,为了纪念一位南丰人!来看央视报道! ...
[南丰介绍]
大明湖畔的南丰祠,为了纪念一位南丰人!来看央视报道!
[复制链接]
qrcode
查看:
3194
|
回复:
0
采编
采编
当前离线
1
威望
1780
金钱
2
魅力
窥视卡
雷达卡
发表于: 2019-1-6 10:3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CCTV4《记住乡愁》播出第五季第三集《泉城老街——淸泉垂柳 君子之风》讲述老济南的故事,其中曾巩在齐州(今济南)为官“为民、务实、清廉”的故事,感染着一代代的泉城人。
“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比那江南风景,觉得更为有趣。”清末小说家刘鹗在《老残游记》中寥寥数笔就勾勒出泉城济南的神韵所在。
一座城有了水的相伴,就会让城一下子变得灵动起来,常年恒温的泉水喷涌而出,经年不息,滋润了济南人。“依泉而居”的生活荡漾出一片如水般清澈甘甜的日子。
走进济南的老街,会有一种完全不同于现代都市的感受,
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诗意生活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
耳边总会不经意地响起潺潺的流水声,河里的泉水不间断地往上冒一些细小的气泡,
就像在诉说着什么。也许只有见到这些清澈的泉水,感受了济南人临泉而居的生活,
才会真切地明白为什么济南被人们称为“泉城”。
济南市的中心是一片被古护城河环绕的老街区,它始建于1371年,相当于明朝时期济南城的范围。
如今的济南就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因此当地人又把这里称为“明府城”。
3.2平方公里的街区内,46条清明时期形成的古街巷错落有致。由于是先有泉,
后建宅,所以老街里的房屋大多临泉而筑,80多处泉水流淌在小巷民居间,叮咚的泉水声伴随着老街人走过了600多年的时光。
依泉而生,伴泉而居,生生不息的喷涌和清冽甘甜的味道,都是他们魂牵梦绕的乡愁。
明府城北面有一处泉池名叫“百花洲”。盛夏时节,岸边杨柳扶风,水中鱼翔潜底,一排灰瓦白墙的院落倒映其中,宛若江南。
宋代的百花洲,要比现在大得多,人们住在水中的小岛上,与北面的大明湖隔水相望,
由于济南的地势南高北低,每到夏季,泉水、雨水毫无节制地往北宣泄,时常造成水患。
宋熙宁四年,52岁的曾巩调任齐州知州,按照规矩,新官上任,朝廷会拨出钱款为其修筑一间新的馆舍,
但在曾巩看来,为民谋利才是地方官应尽的本分,怎能只顾自己享受而弃百姓于水火?
于是,他把修建官邸的银两捐出,又把自己多年来的积蓄贴补进去,建起了济南城的北门水闸。
从此以后,大明湖成为蓄水之地,北城的水患得到彻底解决。曾巩深知,离民之官犹如无源之泉,
注定不会长久,他带领百姓用疏浚大明湖的淤泥修筑了一条贯穿南北的“百花堤”,
方便人们从南岸百花洲前往大明湖北岸,这条堤又被称为“曾堤”。
相传苏轼就是看到百花堤后深受启发,才修建了杭州西湖的“苏堤”,
曾巩在齐州为官时间不长,两年后他奉命调离,百姓纷纷涌上街头,
不仅拦住他的马,还拉起吊桥,关闭城门,不愿让他离去。
政声人去后,丰碑在人间。南丰祠在大明湖畔静静矗立了近千年,
一位好官的故事,也感染着一代代的泉城人,正所谓“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惜死,
不患天下不太平”,风光秀丽的大明湖畔不仅留下了“不爱钱”的曾巩的身影,
也记录了一位“不惜死”的将军死守济南城的故事。
明建文元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率领北军兵临济南,
正在外地运送粮草的山东参政铁铉听闻消息马上掉头驰援,
他把济南城内的官兵和百姓组织起来,歃血为盟,死守城池。
男儿到死心如铁,铁铉,人如其名,在他的带领下,
济南城固守了三个月,朱棣情急之下,命令士兵用火炮攻击,
眼看城墙就要倒塌,铁铉急中生智,让守城将士把明太祖朱元璋的灵牌悬于城上。
朱棣一看,这样攻就是大逆不道,朱棣的水攻火攻都没成功。朱棣兵围济南数月不克,
只好撤军北返,两年后当他再次率军南下,仍对铁铉心有余悸,便绕过济南,直取南京。
智勇双全的铁铉使济南城两次免受战火之灾,被当地人尊称为“城神”。
忠勇之人是连对手也要钦佩的对象,朱棣称帝后,处死了拒不投降的铁铉,
但却对他心存敬佩,史料记载,朱棣“日对群臣言,每称铉忠”。公真似铁,
浩气长存,几百年来,铁公祠香火不绝,不惜死的英雄守住了武将的气节,
也把浩然正气留在了这方水土,世代传承。“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
甘甜的泉水浸润了无数才子大家的文思雅趣,变得愈发清明无暇,孔子的仁德礼治,
李清照的细腻婉约,辛弃疾的豪意奔放,都融入这一汪清泉之中,润泽人心。
文风炽盛的老街上,至今还保留着明清时期修建的文庙和贡院,
孔孟之乡,敬畏传统,崇文尚德。相传,孔子九世孙听到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消息后,
与弟子们一起把家中祖传的《论语》《尚书》等儒家经典偷偷藏在墙壁夹层中,
才使这些书籍得以传世。“鲁壁藏书”的典故,也就由此流芳百世。时隔两千年后,这种精神仍然薪火相递般地传承下来。
1938年初,一个背着土布包袱的中年人从淄川乡下辗转来到济南,他隐姓埋名,
在大明湖畔定居下来,这个人就是被称作“中国蒲学研究第一人”的路大荒。
“守藏职责,重于守土”,在路大荒看来,守住了国之文脉,哪怕山河破碎,
中华也不会亡。出生于蒲松龄故里的路大荒,一生精于书画、金石、
版本目录之学,1937年,济南、淄川沦陷后,他用“鲁壁藏书”的古法,
把珍贵的蒲松龄手稿藏于墙壁中,隐居在明府城老街。
1962年,67岁的路大荒把珍藏多年的聊斋文集手稿,捐献给山东省图书馆成为镇馆之宝。
路方红从小跟爷爷在老街长大,与爷爷生命交集的17年中,
老人对她的影响至深,退休后,路方红整理了爷爷的手稿和日记,
撰写出20万字的《路大荒传》,她说,爷爷把蒲松龄的手稿捐献给了国家,她也要把爷爷的手稿全部捐献出来。
在泉城老街,像这样的故事绝非孤例,王献唐、屈万里、鞠思敏、辛铸九……
这些仁人志士把守护中华文明灯火当做自己的本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
将许多珍贵的文稿书籍保存了下来。当今天的人们有幸翻阅这些古籍时,
也应该记住他们的付出和牺牲。上善若水,润泽万物,清冽的泉水流成溪,
汇成河,聚成湖,鲜活了老街,也把“明取舍,知大义”的君子之风流淌进每一个人心田。
老街上早就有了自来水,但人们还是喜欢喝泉水,一早一晚打水的人络绎不绝,
大桶小桶肩扛手提,仿佛只有这泉水泡出的茶、煮出的饭才有滋味。
如果甘甜的泉水是从自家院子里冒出来的,那就更美了。
曲水亭街15号始建于清末,院中有一眼从未干枯过的“佐泉”,
今年65岁的王俐从小就生活在这里。老街居民临泉而居,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许多用泉爱泉的规矩,起凤桥街9号是周惠琴老人的家,
院子里的全叫起凤泉,几十年来,全家泡茶做饭用的都是泉水。
随着城市的发展,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留下老济南记忆的街巷越来越少,
很多游客都喜欢来这里寻找泉城的旧时光。为了保护这份泉水叮咚的日子,
老街人组织起护泉志愿者队伍,像守护自己的亲人一样,守护着这汪泉水。
保住泉水就是保住了泉城的魂,如今,节水保泉成为所有人的共识,
自备井全都关闭了,地铁建设也远离了泉脉密集的老城区,
人们意识到,只有用心维护泉水的欢腾,泉水才能给这座城市带来欢笑。
芙蓉街是明府城街区中最繁华的一条街,因街上有眼“芙蓉泉”而得名。
明清时期,芙蓉街周围有抚院、布政司等衙门,许多商家在此开店,
“瑞蚨祥”的前身“瑞蚨”布店、济南第一家眼镜店、最大的百货店都曾开在这条街上。
一家门脸不大的旗袍店,在热闹喧嚣的芙蓉街上显得有些冷清,
但正是这份孤单的坚守,让这家旗袍店见证了老街150多年的历史,
于仁谦是老店的第五代传人,老人已经记不清做过多少件旗袍了,
虽然现在开一间旗袍店赚不了多少钱,但他愿意守着一份老手艺,
过着平淡如水的日子。老城老街老手艺,其实就是一座城市不改的初心与守望。
于仁谦入行50年,始终坚持手工制作,一件旗袍上上下下60多个数据,
需要量半个多小时,老人从不敢马虎应对。于仁谦说:
“虽然旗袍不会说话,但是穿旗袍的人,她的肢体特征会说话的,旗袍是有灵魂的。”
在泉城老街,有很多老手艺人,他们用一生的时光守着一门技艺,
为济南留下了传统,也留下了生活和文化的印记。
直到今天济南依旧享有“曲山艺海”的美誉,老街上的芙蓉馆
,每天上午都会有公益演出,为曲艺新秀和新段子、新曲目,提供表演的舞台,
也让老街居民有个免费听书听曲儿的地方。山环水绕间,
生活在老街里的人们不求名山大山的激情澎湃,守着一泓清泉穿堂入院,
就这样不急不躁平和安逸的生活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守着老院儿,
守着一汪清澈的泉水,有时也会守着一句承诺,守着一份淡然平和的日子。
经年不惜的泉水,善解人意的杨柳,在四季轮回中抚慰着济南人,也让这座城市变得有情有义。
1979年只有19岁的房泽秋,看到独居老人李玉柱因脑血栓导致半身不遂,
和母亲简单商量后就把老人接到了家里,从此承担起了照顾的责任。君子重诺,
一诺千金,一句“我管你”的承诺,要做起来却是35年的陪伴与守候,
房泽秋结婚后又把老人接到了自己家里,将近40年,她家搬到哪里,
老人就跟到哪里。2012年房泽秋的丈夫突发脑溢血去世,儿子远在外地,
家里的顶梁柱倒了,只留下她孤单单一个人,面对着没有任何血缘关系,
却陪伴半生的老人,那一刻究竟该何去何从?房泽秋也陷入了恍惚与迷茫。
为了照顾老人,芳泽秋的儿子辞去了北京的工作,回家干起了网络兼职。
背老人去医院,给老人洗澡,这些力气活他都接了过来。
儿媳也帮着老人理发、剪指甲,就连一岁多的小孙子在电视上看到酸奶都会说这是老爷爷的。
2014年,李玉柱老人安然辞世,享年97岁。老人即将去世时,
说了一句:“云,亏了你;云,谢谢你”。当记者问到:“这多年你觉得值得吗?”,
芳泽秋说:“就像我丈夫于海说的,三十多年我们坚守了承诺,完成了这个诺言,
我们不为别的,我们给孩子做了榜样。”
老街上的这眼“善泉”喷涌而出,从未中断。送走了老人,
芳泽秋成立了“志愿服务团”,帮助需要照顾的老人。
她的愿望是再干十年,让志愿者队伍达到一万人,服务超过十万的老年群体。
山东大学教授颜炳罡:“君子就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就是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无论是守住一个传统的技艺,他尽到自己的忠,对祖宗的忠,对这门手艺的忠,
还是守住了这个泉,他是尽到了他的责,也体现了他对家乡,
对养育他的这块水土的这份爱,还是守住一个承诺,
他尽了他的诚信,我觉得无论是今天还是未来,君子之风永远值得发扬。”
不让泉源干涸的方法就是用心养护,不让心灵干涸的唯一方法就是用爱滋养。
历经600多年人世沧桑,一代代人来了又去,老街依然保持着“家家泉水,
户户垂杨”的温和样貌。无论日新月异的城市如何发展,这汪清泉从未染尘,它是济南的根脉所在,也是泉城人的心灵归处。
电梯直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南丰报道
4585
|
回复:
6054
回复
分享
G206南丰县绕城公路改建工程交通分流通知
南丰县举行“中国梦劳动美2025职工运动会
南丰县交通部门全力应对五一出行高峰
南丰县举办“青春心向党 奔跑向未来”活力
南丰县举行2025年“民营企业服务月”专场招
关于我们
|
网站广告
|
Archiver
|
手机版
|
小黑屋
|
Copyright © 2014-2015
南丰圈(南风网络科技)
版权所有 咨询QQ:
客服电话:13979415368
赣ICP备14009540号
技术支持:
南风网络科技
Powered by
Discuz!
X3.5
抚州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互联网经营备案登记
抚州公安局网监备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