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晚,由研究生胡晓娇导演并制作的纪录片《傩•缘》和由研究生滕越编创的小型舞剧《寻•方相氏》在学院综合楼黑匣子剧场上演。作为2015第三届“舞研堂”研究生作品展演系列之一,这场由新媒体与现场演出相结合的形式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
两位研究生:滕越、胡晓娇
两位研究生均师从郭磊教授。三年来,她们在导师的带领下,先后六次赴江西南丰进行实地采风,对傩文化进行了深入而又价值的探索。纪录片《傩•缘》呈现的是研究生胡晓娇对傩的认知和傩剧整个研创过程的纪实,而小型舞剧《寻•方相氏》是研究生滕越提取“傩婆”、“纸钱”、“鬼戏”三种元素对傩文化的舞台解读。
郭磊教授与傩班艺人交流
郭磊教授指导纪录片拍摄
在演后谈环节,观众对这场精彩演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这两个作品是一次中国舞蹈的寻根之旅”,“郭磊教授带领的研究生团队为中国舞蹈文化建设做出了有益的实践”,“希望将古老的舞蹈文化传播出去”。 我院关于傩文化的探索,始于郭磊教授2013年于英国伦敦“跨艺•舞动无界”项目中编创的作品《Mask》,同年12月于学院冬季演出季首演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创作品《傩•面》。此次两位研究生的实践作品是对傩文化探索的又一成果,具有一定的文化传承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 纪录片《傩•缘》
关于傩文化 傩(nuó),又称跳傩、傩舞、傩戏,是一种起源于远古狩猎时代的原始祭礼,是中国最古老、生命力最顽强、历史积淀最深厚的活文化现象之一。流行于江西南丰、四川、甘肃、贵州、安徽贵池以及湖北西部山区等地。其中,假面起舞,是傩仪式最显著的形式特征。江西南丰县的石邮村,至今依然传承着古意浓重的“乡傩”,被誉为中国傩文化的“活化石”。
小型舞剧《寻•方相氏》剧照
新闻来源:研究生部稿件撰写:刘菲图片摄影:王婉晴、张超图文排版:刘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