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古城,因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而闻名遐迩。不过,鲜为人知的是,平遥古城还是一座“龟城”。
“龟城”之名,缘于平遥古城六座城门的排布。在六座城门中,南北各有一座,东西分别有两座,东西门外均筑有附属的瓮城,形如乌龟的头尾和四足,并且城内街道布局亦颇似龟背纹络,整座城形似古代图腾吉祥物神龟。至此,“龟城”流传开来,饮誉古今。
南门是神龟之首。从南门进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城楼匾额上的“迎熏”两字。而提及“迎熏”,不得不说起清咸丰元年间(1851年)的平遥知县刘叙。当时刘叙亲笔题写了六门之名,“迎熏”正是其中之一。
刘叙,字菊士,建昌府南丰县人。道光八年戊子科顺天乡试举人,十八年(1838),大挑一等,分发山西,先后署理芮城、壶关、陵川等县知县,补垣曲知县,道光三十年(1850)调补平遥知县。
刘叙生于廉正的官宦之家。父亲刘斯裕,字芝崖,嘉庆十三年(1808)戊辰科进士,吏部铨选山西和顺知县,调大同知县,又调阳曲知县。清廉爱民,聪察如神,人称为刘青天,升霍州直隶州知州,是山西有名的清官。道光帝对他很器重,擢太原知府。准备进一步委以重任时,不幸早逝,朝廷内外很怜惜。
到了著名富县平遥之后,刘叙一如既往,恪守乃父之风,清正廉明,爱民如子,决狱如神。在他接任前的1849年秋天,强盗数十人一晚上接连抢劫城内9家,踰南城墙逃出。当时的署理知县李崇蟠久未破案,因而受到处分。刘知县刚下车,就访获巨盗刘黑小。百姓有了安全感,纷纷颂扬县太爷英明干练,为民除了大害。
这年春天,道光帝驾崩,年少昏庸的咸丰帝即位。十五省包括京城附近的大兴县以及山西盗贼横行,大伙抢劫,洪秀全等在广西金田啸聚,危机四伏。朝廷命各省迅速拿办。刘知县破案后,进而思考如何堵塞城防和治安上的漏洞。
平遥为古陶唐地,旧城狭小。明洪武三年重筑,周围十二里八分四厘,崇三丈二尺,壕深广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