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下载客户端后,扫描左侧二维码快速访问本站
  •       官方微信
    南丰圈官方微信公众账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nf_quan)
    2、扫描:扫描左侧二维码
    及时获得南丰信息尽在 "南丰圈"
  • 最近看过此主题的会员

    毒毒视频认证
    发表于: 2023-2-16 14:37: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连续13年居全省第一!这个县是怎么做到的?

      2023-02-15 16:42:21  阅读:84745       来源:江西日报

      江西新闻客户端讯(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曹小武)人勤春来早。这两天,南丰县市山镇包坊村党支部副书记李群明正带领村民谋划新一年的增收之道:流转整合分散土地,在特色种养、订单农业、生态休闲旅游上发力,以规模化经营实现全村蜜橘产业转型升级。

      2月15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2022年,南丰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9146元,较上年增长6.1%,连续13年位居全省第一。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最重要的支撑就是产业振兴。近年来,南丰县明确“南丰蜜橘百亿产业、南丰龟鳖五十亿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围绕蜜橘和龟鳖两大支柱产业,聚力促进农业产业提质增优。

      蜜橘是南丰县传统产业,综合产值最高时突破120亿元,是当地百姓名副其实的“致富果”。近年来,该县持续培育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打好南丰蜜橘产业高质量发展持久战。2022年,该县蜜橘种植面积达43万亩,建设“三园”(精品园、生态园、小康园)168个、面积2.76万亩,精品蜜橘量稳价升;加快蜜橘加工产业融合发展,启动万名橘商南归筑巢工程,完成“个转企”41家、“企升规”1家。
    rBAVG2PslOyAamlcAAck5UuQMAg753.jpg
      ▲蜜橘销售旺季,在江西鸿远果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金黄的蜜橘布满各条生产线,150多名工人分区作业。

      “去年仅养龟一项收入就超过40万元。”见到记者,太和镇太和村村民付赤仔一脸憨笑。付赤仔子承父业,2013年开始养龟,规模从最初的2亩发展到如今的30亩。“这两年行情更好,龟苗一年四季都不愁销路。”

      南丰县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中国鳖亲本养殖,是响当当的“中国龟鳖之乡”,太和镇更是拥有“中国龟鳖良种第一镇”美誉。近年来,该县建立以太和镇为核心的龟鳖产业集群区域,主推以龟鳖类亲本培育、种蛋孵化、种苗培育、温棚二段法稚幼苗育养、外塘商品龟鳖生态养殖、后备龟鳖亲本选育一体化的现代渔业新模式。截至目前,全县龟鳖类养殖户近2000户,参与户4000余户,带动就业2万余人,养殖池塘面积2.3万亩,龟鳖产业渔业经济总产值26.5亿元。
    rBAVG2PslOyAPcF5AAeIgTQzMNc997.jpg
      ▲南丰县引进马铃薯特色产业,通过“水稻+马铃薯”水旱轮作,实现“一年三熟制”高效生产,让“冬闲田”变“增收田”。
    rBAVG2PslOyAAqh2AAQ5zP9C3tQ050.jpg
      ▲南丰县太和镇龟鳖喜获丰收,处处呈现一派产销两旺的喜人景象。摄影|通讯员曾丹

      为持续增加农民的工资性和经营性收入,南丰县全力打好工业创新发展突破战,主攻工业,决战园区,引进一批工业项目落户园区,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农村剩余劳力进园区;在文旅产业、商贸服务业和特色农业上发力,引导农民发展设施蔬菜、油菜、球盖菇、白莲等特色农产品和生猪、肉牛等高效养殖业,同时积极落实各项扶持创业政策,农民收入呈逐年增长态势。

      “90%村民从事与蜜橘有关的产业,得益于产业融合发展,去年全村人均收入达2.9万余元。接下来只要引导得好,‘小田变大田’,适度规模经营,我们的腰包会越来越鼓。”对于未来,李群明信心十足。

      编辑:刘娜娜

      复审:任宇博

      审签:邵平

      [编辑:沈秋平]

      江西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跳转到指定楼层
    南风网络科技 www.nf63.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网站广告|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Copyright © 2014-2015 南丰圈(南风网络科技) 版权所有 咨询QQ:QQ 客服电话:13979415368
    赣ICP备14009540号 技术支持:南风网络科技  Powered by Discuz! X3.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