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下载客户端后,扫描左侧二维码快速访问本站
  •       官方微信
    南丰圈官方微信公众账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nf_quan)
    2、扫描:扫描左侧二维码
    及时获得南丰信息尽在 "南丰圈"
  • 赵艳
    发表于: 2016-6-27 09: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调解组织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反映社情民意、改进群众工作、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载体,是健全预警防范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而司法所作为我国的基层司法行政机关,直接指导管理着乡村一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和本辖区企事业单位调委会,是人民调解工作的组织者、指导者、实施者,是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南丰县司法局太和司法所在长期的调解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基本情况
      太和镇位于南丰县东南部,距县城22公里,镇域面积198.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5万余人,南建公路横穿而过,辖10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131个村民小组,147个自然村。
      二、主要社会矛盾纠纷
      1、土地纠纷。在农村,村民基本是以耕种土地为主要谋生手段,土地为人们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寸土必争。太和镇人多地少,土地资源较为匮乏,因耕地、林地开发引发的矛盾越来越多。
      2、农村宅基地纠纷。随着农村物质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一方面农民间的沟通没有先前那么朴实,邻里关系没有先前融洽,另一方面农民建房的需求又越来越迫切,宅基地界址争端,土地置换争端引发的矛盾时有发生。
      3、祖坟风水类迷信纠纷。太和镇属偏远地区,思想相对保守,乡规民俗的框架下,修建、毁损坟墓常常引起比较大的冲突。
      4、农村干群矛盾。现在村民与村干部、群众与村组织之间的矛盾主要集中在村里的财务政务、土地使用承包及干部的工作能力、工作作风等热点问题上。原因为:一是部分村干部方法简单粗暴,作风不民主,难以做到"四民主两公开",导致人民群众产生误解,二是部分地方家族意识比较浓厚,人民群众意识观念跟不上,对政府文件、政策理解不够透彻,也极易导致干群之间发生不必要的磨擦。三是极少数村干部以权谋私、以势压人,大行不正之风,严重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的威信。
      5、拆迁补偿纠纷。太和镇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基础建设投资加大,征用土地较多,因大项目建设用地、道路拆迁补偿产生了许多矛盾纠纷。其主要原因,一是部分群众不理解、不配合,甚至无理取闹,以期从中获取个人利益,阻挠施工,影响工程进度。二是由于部分单位工作中不注意方式方法,没有把政策交给群众。
      6、环境污染纠纷。太和镇为蜜桔大镇,经济活动频繁,围绕蜜桔产生的纠纷不断。一方面蜜桔价值非常可观,成为农民经济的主要来源;另一方面生产蜜桔的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污染了村民赖于生存的水源和土壤。
      三、人民调解工作情况
      1、整合人员力量,构筑调解"三维网"。太和镇辖10个行政村、1个社区,常住人口2.5万余人,司法所虽已成立但工作人员却只有一个,要想完成量大面广的调解工作,切实发挥调解功效,亟需补充人员力量。太和司法所克服人员、编制紧张的困难,积极争取镇党委、政府支持,把人民调解工作纳入到村居基层组织建设规划之中,整合司法所、信访办、综治办人员,成立乡镇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统一承担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职能。由乡镇党委副书记领衔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调处中心主任,信访办主任、综治办专职副主任和司法所所长担任矛盾调解中心副主任,从人员组成上提升乡镇调解队伍的整体水平。过去"各归各"、"各管各"抓维稳变为现在齐头并进、通力协作、密切配合的人民调解网络,既节省了办公资源,又壮大了人民调解队伍。积极调整充实村级人民解调委员会,选出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公道正派的人员为人民调解委员会成员,利用换届选举的有利时机,将德才兼备、群众威信高的调解员通过选举进入村委会班子,进而在村委会班子中选出调解委员会主任,调解工作得以顺畅运行。
      2、整合硬件资源,建好调解"宽带网"。太和司法所着眼调解有场所的目标,整合部门资源,依托"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把乡镇信访办、综治办、司法所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调处中心统一到社会管理中心挂牌上班。把分散的资源集中在社会管理服务中心,使司法所调解委员会有了自己的办公场所,调解室、档案室等一应俱全。各村设立了调解办公室,配备了桌椅、档案柜等办公用品。着眼调解利当前管长远的高度,为各人民调解委员会订购了人民调解杂志、人民调解法等资料,在村(社区)增设人民解调宣传栏,展示调解法律法规、经典案例等;着眼快速反应,迅速调处矛盾纠纷的目的,印发调解员联系卡片,明确辖区范围和职责任务,实行农村(社区)网格化管理。加强了调解网络信息平台建设,信息传递实现了网络化,为司法所调解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3、整合职能优势,编织调解"预防网"。太和司法所积极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优势,指导乡镇、村调委会全面发挥法制宣传、人民解调、社区矫正、法律服务等几项职能,向社会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引导群众依法办事、依法诉求,从源头上减少各类矛盾和纠纷的发生,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奠定了法制基础。一是进村入户,推动普法向纵深发展,以点带面,把普法宣传落到实处。二是整合乡镇宣传资源,把法律知识宣传到位。充分利用乡镇LED显示屏不间断播放新的法律法规。利用乡镇户外广告宣传一些综合性的法律知识。印发一些实用的法律知识宣传单。三是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组织法律服务人员进村入户,开展结对帮扶、面对面解答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营造公民学法、用法、守法的良好氛围,增强公民法治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为妥善调处社会矛盾纠纷创造了有利条件。
      4、整合基层队伍,布下调解"防控网"。太和司法所成立以来,在每个村(社区)都配备了法律援助工作者、人民调解员、社区矫正志愿者,发挥他们扎根基层、贴近群众、熟悉民情的优势,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矛盾防控体系。太和人民调解自上而下、分工负责的四层纠纷调解网初步建成,形成了以第一层村干部为基础,以第二层包村领导和村人民调解员为依托,以第三层镇综治办、司法所为主力,以第四层镇党委副书记、人大副主席为保障的社会矛盾纠纷防控调解体系。依托这个体系,司法所能掌握大量的基础信息,了解社情民意,掌握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并通过发挥人民调解委员会、社会帮教组织、人民调解员、宣传员的作用,做到预防"苗头",发现 "源头",抓到"头头",为维护基层社会稳定,布下了"防控网"。2014年太和镇前坊村因村民购买农药致桔花大量凋谢,当第一个村民去找经销商说此事的时候,村人民调解员马上意识到可能会导致矛盾纠纷扩大,因药水不可能只有一户买,即要求村支书调查,经调查发现有50多户,掌握这一情况后及时汇报镇相关领导,研究了周密的应对措施。当后面发现农业局领导的车在现场被村民围住、交通瘫痪时,因事先预知,已制定好一系列防控措施,各就各位后两小时不到,200多人均各自散去。
      5、整合法律途径,加固调解"和谐网"。一是引导群众依法有序表达合理诉求。太和司法所对群众信访按照法律和政策及时答疑解惑;对于比较激烈的信访为当事人指出正确合理的法律诉讼途径,让他们投诉有门路,避免情绪激化,盲目到政府堵门上访、群访。二是提供法律援助维护群众合法权益。针对来访的一些生活困难的群众,为满足其合理诉求,维护其合法权益,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主动提供法律援助,做到"能援则援,应援尽援",让群众看见实实在在信法的好处,既解决了利益矛盾,又维护了社会稳定。三是提高人民调解队伍法律素质。发挥人民调解作用,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调解员的法律素质至关重要。太和司法所坚持一手抓业务培训,着重从人民调解法律法规、调解方法和技巧等方面进行培训,以"传、帮、带"等形式,提高骨干调解员的敬业精神和业务素质;一手抓队伍规范化,出台人民调解员管理办法,明确人民调解员的工作职责、任免程序、培训制度、上岗制度、等级评定、待遇落实等问题,进一步规范人民调解工作,学法培训也列入调解员周一必修课程,提高调解员依法处理矛盾纠纷的能力。2016年4月1日,太和镇下桐村村民王某来到太和司法所咨询起诉其叔叔王乙非法侵占他家开荒地一事。工作人员耐心倾听,得知在1981年,王某所在村小组有一片开荒地,须按户支付开荒费才可获得耕种资格。当时王某父亲王甲用20元从村小组购买二类开荒地0.61亩,但是王某不想要这块地,于是便想借他叔叔的户头再买一块地,并征得了其叔叔同意。经抽签,他叔叔户头下买的这块地为三类开荒地0.61亩。时隔30多年,他叔叔王乙认为那块地归他所有,只是一直无偿给王某耕种,现想收回。双方一直协商不下,王某说是他买的,王乙说当时村里把集体分的钱充抵了地的费用,地是属于他的。双方越闹越凶,进而辱骂、打架、破坏农作物,派出所先后出警四次均未解决。司法所工作人员在了解情况后,决定启动调解。为不让他们亲叔侄对簿公堂,关系进一步恶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服王某接受调解。通过半个月的实地勘查,核实情况,走访村干部、群众、双方当事人等,归纳出双方争议焦点。在掌握购买开荒地村里确有登记,且该登记很可能留存这一情况后,通过询问相关人员、调取大量资料,找到了当年的登记簿。在登记簿、知情人士相互印证下得知三类开荒地虽以王乙户头名义买,但为王某出资。经协商,王乙适当补偿王某,王某把王乙名下地给王乙耕种。这起持续了30多年的叔侄纠纷,在司法所、村委会等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得以圆满化解。
      太和司法所在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在县司法局的指导下,紧紧依托乡镇各方力量,整个太和信访维稳工作连续多年名列前茅,群众上访量大幅下降,乡镇人民调解工作成效明显提高。
      
    跳转到指定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网站广告|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Copyright © 2014-2015 南丰圈(南风网络科技) 版权所有 咨询QQ:QQ 客服电话:13979415368
    赣ICP备14009540号 技术支持:南风网络科技  Powered by Discuz! X3.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