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下载客户端后,扫描左侧二维码快速访问本站
  •       官方微信
    南丰圈官方微信公众账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nf_quan)
    2、扫描:扫描左侧二维码
    及时获得南丰信息尽在 "南丰圈"
  • 谢锦坤
    发表于: 2017-2-9 18: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谢锦坤 于 2017-2-9 18:15 编辑

                                                                                                   
    410dd4443beb46379cd5458c303aafc3.jpg
      古竹村,南丰县的一个村庄古朴、民风淳朴的地方,一个地处高山盆地的村庄。

    3c828faa935d68d7e756fc7812270a87.jpg
      据族谱记载,古竹村始建于南宋初期(公元1150年),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后裔刘孟三为躲避战乱,由福建三明迁徙至此。

    8ef1f9c8efc9eef155971b8bc303d88b.jpg
      如今的古竹村已经是一个刘、饶、叶三姓共处,以刘姓为主的村庄,刘姓占全村人口90%以上。

    bede3ff90eb675717dd38646fdca9ae7.jpg
      古竹又名筠溪,因村中的一条小溪叫筠溪而得名。因生活困苦,解放后一度曾改名苦竹,文化大革命又改名高峰村,改革开放后重新恢复古竹村名。

    029d90ed53b6dc857d9c176db6030ef2.jpg
      古竹村虽三姓杂居,但三姓和睦共处,世代联姻。


    56e204baef5ec6f38837aef747ee17a9.jpg

    6cad736e03e537d5c54f1dd0bf1c5dcc.jpg

    7953b8bb97f355de0023f9ddc92448e7.jpg

    37e33f4ce6825d28cb9e6a758a4bdae7.jpg

    a88232b795506cfa8be8bd7dd8add739.jpg

    0f369f9f282e9e2a5340f8d50ad899f9.jpg

    0c0f86f5335ff35c3826a1c014867c45.jpg


    7d883c088bf7d00bd37a5bcbe866f5a1.jpg

    556d063f42fc97756c9a224fd29b5033.jpg
      双井,一口为何姓开凿,一口为刘姓开凿。

    268774e47798f0c43e91fbdb62e5a742.jpg

    67ab5b2ad33f15007caaf98cd4e9e1be.jpg
      古竹村虽无什么深宅大院,也没有什么雕梁画栋的房子,但村庄依势而建,错落有致,宅院虽小,但显得大气古朴。

    744cf3c97fc9720c3fe4be1396a3e965.jpg

    2a2c0f6201269625fe3933fc26c3ce48.jpg

    b758adaebee6350a2e8209b515e96e7b.jpg

    74bf87818311f69240ea8600b1526a6a.jpg

    c5e77143fd0993daefce697c0ef803b0.jpg

      建于明代的戏台。每年农历五月十二开始演社戏,一般演一个星期左右,由村中家有喜事的人家出钱请戏班,以示庆贺。   “半入云”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赠花卿》“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一语双关,既言歌声响彻云霄,又言戏台高耸入云。且草书“半入云”三字用笔非常讲究,分别用一、二、三笔表现出来。

    2a5e532d920d1c76e3c9da855eaaf67b.jpg
      据说,古竹村保存有大小祠堂九座。

    4a70f48e9fc87a0e3e66099c623f50ac.jpg
      刘梅居公祠是其中规模较大、保存完好的一座。

    903958a015b6bc24e3b7be96000f8a66.jpg
      古竹村始祖为孟三公,但旺于炳炎公。刘炳炎,生于1191年,曾任吉州路推官,70岁时告老还乡。因膝下无子,娶二房后,于72岁后连生三子,自此人丁兴旺,枝繁叶茂。奇怪的是,我四次到古竹村,但每次都没有拍到炳炎公祠。
    c44bf576a341fc5adce47a3ff3a5ea69.jpg
      挂在祠堂激励后人的会科匾。
      祠堂木板壁上雕刻着的“忠、孝、廉、节”四个大字,据说为刘绍锦所书。刘绍锦,乾隆已丑年进士,殿试三甲第四名,曾为嘉庆太子的国师。
    2ad62b97af7a0130698d11d432d702e7.jpg
      祠堂面对笔架山,由此也可看出,古竹村历来崇文尚礼,耕读传家,代有俊彦。

    8dbdee35bdd23a988baeb6f7a40c19d0.jpg
      憩云亭,因过去举子进京赶考要路过此亭,所以又叫“进士亭”。这面的对联是:不须大壮向前往,且与同人住少时。横批:日映里峰;另一面的对联是:暂向此间留片刻,仍从彼处问前途。横批:风薰古竹。

    7b54a208deccb46477eab52834e1b8fe.jpg

    72527d1bee323d3f205186d24a3d8220.jpg                     

    跳转到指定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网站广告|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Copyright © 2014-2015 南丰圈(南风网络科技) 版权所有 咨询QQ:QQ 客服电话:13979415368
    赣ICP备14009540号 技术支持:南风网络科技  Powered by Discuz! X3.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