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下载客户端后,扫描左侧二维码快速访问本站
  •       官方微信
    南丰圈官方微信公众账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nf_quan)
    2、扫描:扫描左侧二维码
    及时获得南丰信息尽在 "南丰圈"
  • 最近看过此主题的会员

    小睿
    发表于: 2018-3-6 10:25:17 | 显示全部楼层

    b6cc75b38b065c43fd1e5212e8cbebb3.jpg
    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在南丰—洽湾的石耳岗也有一条龙!名叫“金子龙”“ 龙”是中国华夏民族世世代代所崇拜的炎黄子孙都把自己称作是“ 龙的传人” 正月十四我们来到了石耳岗观看这条金子龙的舞动~

    石耳岗村—舞龙传承千山苍苍,万水泱泱,有一方人杰地灵的土地叫南丰,有一个小小村落叫石耳岗村,这里藏着一条神龙叫“金子龙”。所谓金子龙就是用稻草编织而成的“龙”,龙身插满香火,在夜间舞动,星星点点,配上花灯,游走在乡村小路,别具一番农家情趣。它集音乐、舞蹈、祭祀、宗教信仰等各种艺术成份于一体,流传于乡间民俗文化活动中,具有较强的乡村文化和生活气息,是一种意在驱除魔邪瘟疫,祈祷年岁吉祥,寄托希望,融洽感情的独有方式。——舞龙时间:正月十三日至十六日,十三、十四、十五主要是村里每家每户都走一遍,共有50多户,孩子们每天从天黑(6点多)开始,走到8点多结束。都是9-15岁的男生,女生不可参加。我们是十四去的,在石耳岗老乡(下文会详细介绍下老乡的背景,很值得了解)的带领和讲解下,一路跟随舞龙队伍。除了我们还有摄影协会和摄影爱好者慕名而来。

    e3a6c4253303482afe22f86789af5d1c.jpg

    当清脆的锣鼓声响起时,孩子们便高举香火稻草龙,穿梭于村庄小道,皓月当空,稻草龙在整个石耳岗村翻腾游移,其景十分壮观。

    59e698c07d235b9769afb361acb1116c.jpg

    锣鼓阵阵,敲响了石耳岗村人殷殷的盛情。仰拍,俯拍,门前刚换的新对联,墙边的古老门窗,玩耍的孩童,围观的少妇,都因这“稻草龙"而在咔嚓声进入了镜头。

    2d7fe588c928f5819de6a716d9aa38ec.jpg

    900098fb167fe062aa69637661488180.jpg

    c056d43345533a704347c0d8a1c12b85.jpg

    301c119010bea0701236e50290609679.jpg

    d32c26bba5a11a25cd68417f6206be08.jpg

    3bc3a8c20224bd3a5a826ba880c480f8.jpg

    他们跋山涉水、走街窜巷,为大家表演民间舞龙节目,祈祷来年风调雨顺,幸福美满,“金子龙”每到一处都给大家带来了欢乐,也给新年带来生机和活力。他们舞得“金子龙”这一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e43b1fee3c3f667114e80eb601abdc2e.jpg

    e53e67add1b6256efd5ace5c80dc9776.jpg

    到了哪家哪家就要准备鞭炮欢送还要准备香火给金子龙快要燃尽的龙节续上

    c05ce6870949f1b5647833e8c0d4274b.jpg

    孩子们满头大汗依然坚持着为孩子们的热忱和敬业点赞

    436e932440933983bc3ecb5788dcfcec.jpg

    (△图为村民,正在给火龙珠续香▽)

    1a1138680c0a94397d44fc3427c8c2b7.jpg

    每家每户走完之后接着就去广场开始舞龙由两个年长的男士分别手持龙头和龙珠男孩子们手持龙身舞的时候龙珠走哪,龙就往哪走随着鼓乐伴奏
    穿,腾,跃,翻,滚,戏,缠等动作充分展示龙的精,气,神,韵

    086d477d616891997c9aca03d8da7690.jpg

    (村里两个舞龙老师傅其中之一☟,另外一位是他兄弟)

    9646561ecd93cac7956b4fe96dcf936d.jpg

    (老师傅,就是老师傅,一举一动,都牵动了整个龙身,瞬间娃娃们败下阵来。△)时而盘旋,时而腾跃,时而翻滚,与村民同欢,与天地同庆。燃起熊熊篝火和火把照亮小小的的村庄,男女老少齐聚在一起,共同迎春接福,可谓举村同乐,颇有土著山民的遗风。

    21164ddd6a97af311927a998a8742b6b.jpg

    3235dae3fb511e86bb0949e60dbf828d.jpg

    夜渐渐深了,今日的舞龙活动也圆满结束了,我们依然意犹未尽,石耳岗广场的熄灯时间也到了,但是老师傅给我们讲述的热情依旧旺盛,PS:这里的民众真的非常的好客,大家没事可以来走动下。我们南丰圈的同事约好,下次白天要再来走一圈。

    d102b8e17d4f300b22cb5a4e572a5aff.jpg

    老师傅告诉我们:舞龙文化历史悠久,代代相传。十五这天和之前2天有点不同,龙头会重新装饰,增加龙须,并用红布包裹。

    十六是送龙下江,到有水的地方把金子龙点火焚化之后烟灰入江。相传谁家想生儿子,接了龙须放在枕头下,就能怀儿子,村里的人都说很灵验,怀上了的之后还会有还龙须仪式。(想生个儿子的可以去试试)

    a272111ca9ae0a22d1372e444b176898.jpg

    481a95a2ec5ead520ba4e533fdcf4e87.jpg
    元宵之夜,石耳岗村的月亮如同初升的太阳,和这里成长人们一样带着暖暖的温度,孕育着希望。一条稻草龙,一头连着乡亲,一头系着神明,一头连着社稷,一头系着游子。是村民殷勤的期盼,是村民记得住的传承。

    如果你有你的乡俗故事,不妨来告诉我们!文末留言

    ~—END—      



    跳转到指定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网站广告|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Copyright © 2014-2015 南丰圈(南风网络科技) 版权所有 咨询QQ:QQ 客服电话:13979415368
    赣ICP备14009540号 技术支持:南风网络科技  Powered by Discuz! X3.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