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下载客户端后,扫描左侧二维码快速访问本站
  •       官方微信
    南丰圈官方微信公众账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nf_quan)
    2、扫描:扫描左侧二维码
    及时获得南丰信息尽在 "南丰圈"
  • 小H
    发表于: 2018-5-2 09:4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这样一句俗语:"走东家,串西家,喝擂茶,打哈哈,来来往往结亲家。"不管是酷热的三伏天还是寒冷的三九天,喝一碗擂茶,都是最惬意的享受!
    取之于山野 烹之于征途
    相传,南丰擂茶的制作始于汉代。汉初长沙王吴芮讨伐南粤时,驻兵军峰山脚下。山高林密,延绵横直,终日少见阳光,雾瘴湿气甚重,将士长途跋涉,不服水土,患病者众多,军山村民便自采山间数种材料,制成浓茶,让患者喝下,不日便见好转,神清气爽,不药而愈,兵民皆大欢喜。因用擂钵擂制而成的茶,顾名思义而称"擂茶"。
    7f5246578504845dfa429f2fd9a604ec.jpg
    最古老的茶道 浸润千古茶香
    客家擂茶,中国最古老的茶道之一。自汉开始千百年来,农村家家户户都会制作,尤其三溪、傅坊、太和、西溪、太源等山区村民,常年畅饮擂茶,这习俗祖祖辈辈流传下来,迄今不衰。
    89a119cd9c3c943beb9a50d6c0752f60.jpg
    擂茶制作独特,制茶工艺讲究。是倾注了客家人时间和耐心的匠心饮品。擂者,研磨也。擂茶,即把茶叶,花生,芝麻等原料放进擂钵中研磨后,冲入开水,加入少许糖或盐。
    aa981d1e7dc2a126218b93d1227f68f1.jpg
    擂茶制作过程
    89e2e2eb90e4e1ec890d7cb4474332c9.jpg
    首先将主料和配料搅和后,置人特制的擂钵内,其口径为45厘米,内璧呈粗密相间的沟纹的陶制器皿
    4ecb4be4f5f7e4a7b3c5a676e16d5e8d.jpg
    擂棍取材于深山密林中的老茶树干,既硬又直,加工后制成65厘米长的擂棍,经磨耐用
    684bce5df58e7ae0ffc46d19dc2a18f9.jpg
    操作时,用右手紧握住擂棍,沿钵内壁顺沟纹走向,有规律地不停手地旋磨,在旋磨中还不时添水,便于"茶料"溶解磨碎,约经30分钟
    钵内"茶料"成为糊状物,即为"茶泥",己制成的一大钵(或大缸)的擂茶,再加点盐、醋,平常可保鲜半个月,冬天则保存两个月不坏。
    再用从古井中提出来的井水或山泉水(若用自来水,味道差多了)煮沸后将其冲兑,舀进碗中,撒上熟芝麻和花生,便成名符其实的"擂茶"了。
    b8f149c4a3b2516ae1c007467b2eec92.gif
    7aef6d2ee8d698dfae519e28f329bc63.jpg
    fd4536f9071374d5c90adc5cdfecf6ff.jpg
    最后,一大钵溢奇香、尝微辣、舌砥甜、味可口,具有止渴生津、清热解表、驱寒除湿等多种强身祛病功能,且宜四季常饮的"擂茶"便大功告成。
    南丰擂茶主料有茶叶、芝麻、花生、豆子等十余种,配料适量,有盐、糖、辣椒、生姜等。制作擂茶时,"生芝麻占1/3,熟芝麻占2/3,是为了提高擂茶香味。
    “三生汤”
    c59a64ba7c97c8797651375193f84ec7.jpg
    作为一种养生客家茶文化,又名"三生汤",它也是比较不拘一格的,食材可根据四季作物的变化,灵活搭配。制作药用擂茶,则掺却有桶皮、薄荷、甘草、车前草、鱼腥草、生姜末等中草药,具有保健功能,冬天有驱寒之功,夏天有散热之效。常饮擂茶,有益健康。
    道前草屋二三间 见客擂麻旋点茶
    在种类繁多的美食中,闻名遐迩、古朴奇趣的客家擂茶,早已融入客家人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无论是当做正餐,还是作为饭后饮品,都是一餐难得的美味,见证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时刻。有时,客人来了,热情好客的客家人也会端出擂茶,越吃人越多,添满这碗舀那碗,彼此的感情,也越来越深。
    b4b56d9c1f6025e59a2c6fc4dde0ab56.jpg
    小编虽然自家没有喝擂茶的习惯,但是每次走亲访友中,当主人家递上一碗热腾腾的擂茶,配上满桌特色小菜,油果,瓜子,都能感受到他们浓浓的热情好客,淳朴乡情!
    d33b6d0302e90091d231e84a4d133885.jpg
    擂茶她比酒冷静比泡茶丰富比鱼肉健康比米饭让人迷恋
    a00982864d34527ba5b8986ad91ee570.jpg
    品读一段历史体验一方风情一碗擂茶等你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网站广告|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Copyright © 2014-2015 南丰圈(南风网络科技) 版权所有 咨询QQ:QQ 客服电话:13979415368
    赣ICP备14009540号 技术支持:南风网络科技  Powered by Discuz! X3.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