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推出特别节目,深情缅怀江西一名优秀驻村扶贫干部胡学发,这名老共产党员于今年1月溘然离世,他少为人知的生前点滴突然传扬开来。关于他,人们想不起任何丰功伟绩,所讲到的都只是他平凡的世界。但就是这样的平凡琐碎,却让无数人闻之落下泪来。
胡学发,临川唱凯人,1964年7月出生。1987年7月参加工作后,他就一直在抚州长运有限公司工作,先后干过汽车站统计员、值班站长、汽车站办公室主任、公司办公室副主任、公司办公室主任、公司工会副主席等工作。2017年2月,他参加公司第二批“连心”小分队,进驻南丰县太源乡寨俚村开展驻村帮扶,同年6月接任“连心”小分队“第一书记”。长相敦厚、少言寡语的他,普通得就像我们身边的任何一个人。
他是个一丝不苟的人一到寨俚村,他就忙活开了。他自带电瓶车,访民情、察民意、办民事。
不到一个月,就将分散在10个村小组的25户贫困户全部走访了一遍,并主动选择了贫困户胡水龙“一对一”帮扶。 村民们说,晚上最好别出门,一不小心容易踩着毒蛇。可村民们一般白天出门干活,晚上才在家。他和驻村扶贫的同事,晚上一手拿着手电筒,一手拄着小木棍,摸索着一家一家走访,回来后又在蚊虫飞舞的灯光下,认真填写民情日记。
“低保户吴正国反映,“其本人患癌症,希望给予帮助。”“蜜橘生长情况不好,有减产趋势。”…… 翻开他生前留下的厚厚的《民情日记》,一页页、一行行,字里行间,都是他奔波忙碌的身影,都是他为老百姓殚精竭虑的见证。 短短一年,寨俚村实施扶贫项目16个,落实项目资金352万元,给寨俚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希望。没想到,这本日记成了他的绝笔。
他是个“文武双全”的人他喜欢钻研,练就了一身的绝活。同事们亲切地送他一个雅号——“胡万能”。 上世纪九十年代,长运公司计划开发微机售票系统,没有人愿意做,他自告奋勇说想试一试。从此,他没日没夜地潜心钻研,终于成功研发出了微机售票系统,并成为了公司的“编外售票系统管理员”。
修电脑、修家电、修自行车、做木工、换灯管,他什么活都干得有模有样;摄影、书法、篆刻,好像没有什么能难倒他,经他起草的各类报告、讲话文稿达百余万字。 车站的厕所堵了,他第一时间去清理;站房电路出问题了,他用精湛的电工技能,手到“病”除;他还精通电脑软件,车站的售票系统出了故障,找他立马可以解决;谁家的电视机、半导体坏了,找他准能修好。
他是个助人为乐的人他是出了名的热心肠,无论谁找上门来都是有求必应。 他用自学的电工技能和电脑知识,为公司和同事义务维修电路、电脑和刻录光盘,从不推辞。
贫困户彭永才与13岁的孙子相依为命,爷孙俩种了40亩南丰蜜桔,但一没劳力二没销路。他组织长运公司的职工和家属前来果园采摘,还自己掏钱到贫困户家中以市场价收购桔子,再运到抚州销售。 去年,他帮贫困户销售了桔子两万多斤。 贫困户夏春林有轻微智障,见人就缠着要交电话费,别人都不会认真搭理,可他每次都自掏腰包,有时30元,有时50元。
贫困户陆金仔骑三轮车不慎翻进深沟里,被压在车下面,汽油浇了一身。他路过见状二话不说,不顾危险就跳了下去,把人救了上来。 他出身农家,知道农村娃读书不易,特意在寨俚村打造了农家书屋。临终前,他还在念叨着村里的小学课外书太少,要想办法给孩子们捐赠一些。……
他是个朴素无华的人
背着一个发黄的帆布包、骑着一辆老旧的自行车,是他几十年来不变的形象。 他的妻子十几年前就下岗待业在家,女儿需要上学,老母亲需要赡养,还要经常接济住在老家的哥哥,而他每个月的工资就是家里唯一的收入。
虽然生活清苦,对于需要帮助的人,他却总是慷慨解囊。碰到旅客钱包被盗,他常常主动掏钱买票;2010年抚河唱凯堤遭遇特大洪水,他临危受命深入灾区,在争取社会救助的同时,带头捐款;2014年的一天,他的妻子在洗衣服时,从他的裤兜里找到了一张汇款单,他给宜春市的一名贫困女生捐了800元;他走访了公司每一户困难员工家庭,争取困难补助,却从不提自己家的困难…… 他去世后,同事们去了他家,一进门,大家都被震撼了:在他的家里,看不到像样的家具、家电,老旧的沙发还是他自己做的。都没有想到,他家的日子过得这么苦。
他是个鞠躬尽瘁的人今年1月5日深夜,已经连续熬夜加班一个月的他,突感胸口闷痛,次日清晨病情加重被紧急送往医院,经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19日,他再次突发心肌梗塞,经医生全力抢救无效去世,终年54岁,都来不及留下一句遗言。
生命中的最后时光,病榻上的他,心里还一直惦记着村里的脱贫攻坚工作。对前来看望的同事千叮万嘱,要记得看望村里一对年迈的贫困户夫妇……为了让他安心养病,医护人员和家人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抢走”他的手机。 他是脱贫攻坚战役中的普通一员,却以真挚朴素的群众情感、无私忘我的工作热情,散发出了耀眼的独特光芒,以一名共产党人的担当奋战到了最后一刻,在广大干部群众中树起了一座丰碑,令无数人为之感慨动容!
5月28日,中共抚州市委决定,追授他“全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号召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向他学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