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南丰县紧紧围绕“饭碗”做文章,千方百计帮助农民工找“饭碗”、造“饭碗”、保“饭碗”,有效稳定了就业形势。目前,该县3000多名返乡农民工成功实现了自主创业,鼓起了“钱袋子”。
找“饭碗” “本以为回家后很难找到工作,没想到刚回家几天就落实了工作岗位,而且工资、待遇比原来更好。”桑田镇桑田村农民曾春根以前在深圳一家电子企业打工,今年返乡后,他在县劳动就业部门的协调帮助下,很快便被江西佰仕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录用,月收入约3000元。
为帮扶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该县积极构建县、乡镇、村三级农民工服务网络,组织劳动就业部门及乡镇干部深入农户家中,零距离接触返乡农民工,掌握农民工的原务工地、原职业工种、技能特长等就业信息。同时,县劳动就业部门安排专人收集县内外就业信息,并通过举办返乡农民工专场招聘会,及利用报纸、电视、网站、手机短信等开辟就业信息专栏等形式,定期发布就业信息。去年以来,该县举办各类招聘会30多场,提供就业信息4万余条,免费解答求职咨询2万多人次,帮助近万名农民工找到了“饭碗”,并实现了“零就业家庭”动态销零。
造“饭碗” 紫霄镇洽村村村民吴印声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利用在浙江一家家具厂打工时积累的资本和生产管理经验,回乡创业。目前,他创办的平兴木材加工厂总资产已达500余万元,吸纳当地100多名富余劳动力进厂务工。这是该县积极鼓励农民工造“饭碗”的一个缩影。
去年以来,该县大力实施放宽注册资金条件、推行试营业制度、放宽经营场所登记条件和经营领域、开辟登记“绿色通道”等举措,着力培育发展民营经济,积极为返乡农民工造“饭碗”。同时,发动“五民一促”工作组和乡镇党员干部与创业农民工结成帮扶对子,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土地、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问题,扶持农民领办、创办、联办民营企业。据统计,去年以来,该县帮助农民工制定创业计划1000余份,累计为创业项目提供贷款2亿多元,新上创业项目400余个,新增民营企业300多家。
保“饭碗” “多亏县里雪中送炭,及时协调了2000万元周转资金,才使公司顺利渡过难关……”日前,江西桔王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游贵德激动地说。前不久,该公司资金链出现断裂危机,县有关部门获悉这一情况后,立即派人上门排忧解难,保住了公司500多名农民工的“饭碗”。
该县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吸纳返乡农民工和下岗人员,对吸纳下岗人员达到一定比例的企业,优先协调贷款;对吸纳返乡农民工较多的企业,在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市场开拓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并将用工情况纳入企业考核奖励范围。同时,出台多项优惠政策,深入开展“服务企业年”活动,确保企业正常运转。去年以来,该县各企业主动招收农民工和下岗人员2万余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