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读 让江西飞起来,把世界揽进来。江西与世界的距离越来越近了! 5月29日上午,《江西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正式出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江西积极拓宽“陆上、海上、空中、数字”四大通道,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特色产业,11地市将全面与国际接轨。江西要走国际范儿了,这些政策将影响你我的生活! 世界并不遥远,江西来了!
5月29日上午,省发改委在南昌召开江西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建设新闻发布会。 一、发展目标 力争到2020年对外出口总额突破300亿美元
近期(至2020年),用5年左右时间,建立机制,打开局面。力争到2020年我省对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突破300亿美元、利用外资突破100亿美元、对外工程承包额突破100亿美元、对外投资突破50亿美元。 中期(至2025年),用10年左右时间,深化合作,取得实效,与沿线国家贸易总额、对外投资、引进外资均比2020年翻一番。 远期(至2050年),用更长一段时间,全面提升,扩大影响。与沿线主要国家各领域合作全面加强。
二、战略路径 1.依托国内国际大通道 谋划三大战略走向
向西北,经新疆阿拉山、红其拉甫口岸,内蒙古二连浩特口岸,连接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蒙古国、俄罗斯、巴基斯坦,通达中东欧、欧盟国家。
向西南,经云南、广西边境口岸,通达越南、老挝、泰国、印度等东盟及南亚国家。
向东南,经上海洋山、浙江宁波、福建厦门和莆田、深圳盐田等沿海港口,连接海上丝绸之路,通达东盟10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南亚国家,并延伸至南太平洋、非洲、欧洲国家。
2.完善三大区域布局 吸引世界500强企业落户
巩固东盟与我省第一大贸易伙伴关系,发展更加紧密的经贸合作关系,扩大双方进出口规模,加强产业双向投资和旅游市场开发,不断提高合作层次和水平。
开辟俄罗斯、中亚、中东欧、非洲等新兴市场,建立合作交流机制和渠道,积极发展进出口贸易,加大对外工程承包力度,务实推进资源能源和农业开发及产业合作,努力培育新的经贸增长点。
拓展欧盟市场,扩大引进先进装备和技术,大力吸引世界500强企业落户,进一步提高出口产品质量。
3.打好三张江西“特色牌”
打好特色产业品牌,围绕陶瓷、铜、钨和稀土、航空制造、汽车、光伏、电子信息、家具,以及茶叶、脐橙、蜜桔等产业,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基地和境外经贸合作区。
打好特色文化旅游品牌,依托千年瓷都景德镇、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庐山、三清山、龟峰,革命摇篮井冈山、道教祖庭龙虎山、客家摇篮赣州、禅宗圣地宜春等文化名山名城,打造一批高质量的文化旅游经贸交流平台。
打好绿色生态品牌,依托国际重要湿地鄱阳湖和全省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契机,广泛开展国际生态经济与技术交流,打造国际生态文明建设合作交流重要平台。
4.支撑全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南昌夜景 强化南昌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作用,着力推进南昌国际航空港、南昌综合保税区等平台建设,加强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国际合作,引领带动全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发挥九江、赣州、上饶、抚州等对外开放门户作用,加强与长江经济带、福建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以及东部沿海战略支点的互动对接,建设开放合作示范平台,联动省内腹地发展。
打响景德镇瓷都、鹰潭铜都、宜春锂都、新余新能源科技示范城、萍乡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区、吉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等城市名片。
三、拓宽“海、陆、空、数字”四大通道,全面与国际接轨
积极谋划与“一带一路”主要沿线国家互联互通路径,加快关键通道和重点工程建设,构建联通内外、安全通畅的对外开放通道。
1.畅通陆上通道
依托国内现有连接亚欧、泛亚铁路运输通道,加强与湖北、重庆、陕西、新疆等相关省区市合作,加快武九客专、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打通我省对接中亚、中东欧、欧盟及东南亚的“陆上丝绸之路”通道。
积极对接“汉新欧”、“渝新欧”等中欧国际铁路班列,研究建立南昌始发的赣欧(亚)国际铁路货运通道,并积极对接福建货运,力争逐步实现班列化运行。 研究推进借道云南、广西连通东盟国家的货运通道。 加快完善物流园区、港口、口岸与铁路干线的连接设施。
2.连接海上通道
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沪昆、京九、向莆、赣龙、鹰厦等出海铁路,以及通达东南沿海高速公路,加强与沿海港口合作,强化铁海联运、陆海联运等作业项目,打通连接“海上丝绸之路”通道。 发挥九江城西港启运港优势,加快建设赣鄱高等级航道及集疏运体系,加强九江港与上海洋山港等沿海港口对接,提高江海联运能力。 积极开行我省至宁波、厦门、福州、莆田、深圳等沿海口岸的铁海联运班列,促进常态化运行。
加快推进赣深客专、合安九客专、渝长厦客专、吉永泉铁路、鹰梅铁路、桂永郴赣铁路等项目建设,拓展出海通道。
3.构建空中走廊
积极推进“一干九支”机场布局建设,加快形成连接“一带一路”重点地区的高效便捷航空运输网络。 大力提升南昌昌北国际机场枢纽地位,改造T1国际航站楼,争取建立昌北国际机场口岸签证(注)点,规划建设中心城区至机场的快速轨道交通,促进南昌临空经济区发展。
支持赣州黄金机场申报建设航空口岸,推动赣州黄金机场升级为国际机场。 加密南昌至乌鲁木齐、西安、厦门、昆明、南宁等国内干线航班,巩固赣台、赣港航线,拓展东南亚航线,争取开通洲际航线。 积极推动中亚、西亚、南亚和东欧航空公司进入我省发展客货运输。
4.拓宽数字通道
加快电子口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主动参与长三角、珠三角、海西经济区数字信息平台共建共享,实现省内口岸管理部门、经营单位与沿海、沿边、沿江省份电子口岸的互联互通,推进通关便利化。 依托南昌、赣州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积极培育一批电商综合服务平台,拓宽网上丝绸之路营销渠道。
四、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特色产业
1.振兴世界瓷都
深化陶瓷文化国际交流,努力把景德镇建设成世界陶瓷文化交流中心。 依托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研究所和景德镇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中心,加强陶瓷科研成果转化,努力把景德镇建设成世界陶瓷技术研究中心。
依托景德镇陶瓷工业园、陶溪川、名坊园等陶瓷文化创意园,引进国内外先进陶瓷企业和优秀创作人才,努力把景德镇建设成世界陶瓷文化创意中心。 利用景德镇世界陶瓷博览会,开辟丝绸之路景德镇国际电子商城,努力把景德镇建设成全球陶瓷采购中心。 同时,依托高安建筑陶瓷、萍乡芦溪电瓷等产业平台,大力发展中高端陶瓷制品,提升我省陶瓷产业国际市场占有率和美誉度。
2.做优世界铜都
充分发挥鹰潭铜产业优势,加快铜冶炼、铜废旧原料再生利用、铜精深产品加工基地和铜产业物流中心“三个基地、一个中心”建设,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铜产业体系。
3.建设世界钨和稀土产业基地
充分发挥我省钨和稀土资源优势,支持中国南方稀土集团、江钨控股集团等龙头企业发展壮大,积极开展钨和稀土新材料研发应用国际合作,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钨和稀土产业基地。
4.培育航空产业集聚区
依托南昌航空工业城和景德镇直升机产业基地,加强与俄罗斯、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合作,引进航空发动机等关键零部件技术,推动开展教练机、通用飞机、直升机研发合作和生产组装。 加快通用机场规划建设,积极推动低空开放,着力引进先进的通航运营与航空服务企业,大力发展航空物流、展览、旅游及培训,打造航空产业国际合作示范区。
5.壮大汽车产业基地
依托南昌、景德镇、上饶、萍乡等汽车生产基地,大力引进沿线国家先进的汽车零部件和整车生产技术,提升我省汽车产业整体发展水平。
发挥我省锂矿石资源储量优势,通过引进国内外资本、技术,着力推进纯电动专用车辆、混合动力客车、短途经济型纯电动乘用车及关键零部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努力建设国内乃至亚洲锂电及电动汽车产业高地。
鼓励江铃等有实力的汽车企业走出去,支持到沿线国家建设海外汽车生产加工(组装)基地。
6.做强光伏新能源产业
积极推动和引导我省光伏企业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通过对外承包工程等方式,积极开拓非洲、中东、亚洲等新兴市场。鼓励光伏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创新国际贸易方式,优化制造产地分布,赴境外建立生产基地或投资建设光伏电站。
7.打响绿色食品品牌
立足我省自然生态优势,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大力培育以江西茶叶、赣南脐橙、南丰蜜桔、鄱阳湖水产、有机蔬菜、高产油茶等为代表的绿色食品产业基地,努力提升绿色食品加工规模化、园区化和国际化水平。
重振江西茶叶辉煌,鼓励扩大茶园种植规模,推进茶产业品牌整合,打造全国茶叶知名品牌,巩固和扩大婺源有机茶等在欧盟市场的占有率。 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到东南亚、非洲等沿线国家建设农产品种养加工基地,推动与以色列等国家合作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积极参与农业部组织的“南南合作”农业计划,提升我省绿色食品国际形象。
8.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
大力实施旅游强省战略,加强景德镇、庐山、三清山、龙虎山、井冈山、婺源等著名旅游景区建设,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
加强与沿线国家旅游宣传推广合作,互办旅游推广周、宣传月等活动,积极参与国际性、区域性旅游展会,大力推介“江西风景独好”旅游品牌,提升江西旅游国际知名度。
联合国内相关省份推出一批具有丝绸之路概念的特色旅游线路,吸引“一带一路”区域旅游客源。大力开拓泰国、越南、新加坡、俄罗斯等旅游市场。 开辟与沿线国家的旅游直飞航线,支持开通旅游包机,促进国际旅游市场发展。
《实施方案》主要包括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保障措施三个方面,共计7个章节、34条。翻阅《实施方案》让江报君目不暇接,类似的跨国合作、利好消息还有很多,每一条都会影响我们未来的生活。 支持家乡发展,见证江西崛起,我们一起努力!为江西发展点Zan! 江西日报社新媒体部出品 制作、编辑:尹坤,赖二昭、涂琼(实习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