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下载客户端后,扫描左侧二维码快速访问本站
  •       官方微信
    南丰圈官方微信公众账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nf_quan)
    2、扫描:扫描左侧二维码
    及时获得南丰信息尽在 "南丰圈"
  • 最近看过此主题的会员

    查看: 1468 | 回复: 0

    南丰圈
    发表于: 2016-2-22 14: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南丰圈 于 2016-2-22 06:23 编辑

    QQ图片20160222142000.jpg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Lantern Festival)、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汤圆赏月,后来节日名称演化为“元宵节”。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节日习俗】

    元宵节,这是一个要于夜晚中发生的节日。于古人而言,黑夜来临,本是日落而息,倒头酣睡的时候,但却在今夜有不眠不休的兴致,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

    1. 吃汤圆

    20160216140503_19350.jpg

    吃“汤圆”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习俗。汤圆,又名“汤团”、“元宵”。吃汤圆的风俗始于宋代,当时的汤圆称“浮圆子”,亦称“汤圆子”、“乳糖圆子”、“汤丸”、“汤团”,生意人则美其名日:“元宝”。宋元元初时,汤圆已成为元宵节的应节食品,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元宵”。

    如今,北方叫元宵,南方称汤圆。元宵依馅论,分有馅和无馅两种,有馅元宵又有咸、甜、荤、素之分;按制作方法分,有手中搓制、元宵机制和竹匾水滚等诸种;按粉制区别,则有糯米面、高梁米面等。

    2. 猜灯谜

    20160216140522_95686.jpg

    玩灯是元宵节的一个重要项目。灯谜是元宵灯节派生出来的一种文字游戏,也叫灯虎。将谜面贴在花灯上供人猜射,谜底多着眼于文字意义,并有谜格24种,常用的有卷帘、秋千、求凤等格,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中国最大的一次灯谜盛会是1979年在南京举行的“九城市灯谜会猜”,设有灯谜上万条,3天里参加的人次达两万多人。

    3. 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我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一般正月十一、十二开始踩街,寓意告知人们在众多的民间花会中,今年挂个号。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方告结束。

    4. 赏花灯

    20160216140534_29494.jpg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灯在台湾民间具有光明与添丁的涵义,点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节妇女都会刻意在灯下游走,希望“钻灯脚生卵葩”(就是钻到灯下游走,好生男孩)。

    5. 舞龙灯

    20160216140548_23629.jpg

    舞龙灯,也称耍龙灯或龙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自古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6. 舞狮子

    20160216140601_10915.png

    舞狮,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子”,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狮子在中国人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7. 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走百病是明清以来北方的风俗,有的在十五日,但多在十六日进行。这天妇女们穿着节日盛装,成群结队走出家门,走桥渡危,登城,摸钉求子,直到夜半,始归。


    【元宵和汤圆】

    1. 北方“滚”元宵。

    元宵在制作上要比汤圆要繁琐得多,需将和好、凝固的馅切成小块,过一遍水后,再扔进盛满元宵粉的笸箩内摇、再过水再摇,反复六七次,直到馅料沾满糯米面滚成圆球方才大功告成。因此元宵的表皮是粗糙的,口感也是略觉浑厚的,煮水的时间要长一些。

    20160216140617_24547.jpg

    2. 南方“包”汤圆。

    汤圆的做法有点儿像包饺子,但不用擀面杖,湿糯米粉粘性极强,用手揪一小团湿面,挤压成圆片形状放进馅料再用双手边转边收口做成汤圆。由于制作工艺不同,元宵煮后,汤会比较浓,表皮松软,馅料硬实有“咬劲”口感比汤圆要粗一些,汤圆馅含水量比元宵多,这也是两者的区别之一。

    汤圆种类非常多,比如成都赖汤圆、四川心肺汤圆、上海酒酿小圆子、上海擂沙汤圆、宁波汤圆、苏州五色汤圆、山东枣泥汤圆、广东四式汤圆、泉州的八味汤圆、广西的龙眼汤圆、安庆的韦安港汤圆、台湾的菜肉汤圆等等,各具特色,风味迥异。

    20160216140636_22590.jpg

    今天是元宵节,小墨祝您:家庭团圆,和和美美~不管你现在在哪,记得吃上一碗元宵哦~


    跳转到指定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网站广告|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Copyright © 2014-2015 南丰圈(南风网络科技) 版权所有 咨询QQ:QQ 客服电话:13979415368
    赣ICP备14009540号 技术支持:南风网络科技  Powered by Discuz! X3.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