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非物质文化遗产,
你可能会感到既陌生又熟悉
陌生是因为感觉生活中很少接触到
熟悉是因为常常又被提起.......
南丰历经千年
悠久的历史,深厚的积淀
睿智的民众,质朴的民风
造就了小城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属于它的那些“瑰宝”你知多少呢
现在跟着小编一起,细数身边的“瑰宝”
感受桔都小城的魅力吧
南丰跳傩,始于汉初,两千多年的历史
演绎的不仅仅是岁月的印记
留下的还有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它独特又罕见、传承又久远、长盛而不衰
不仅被誉为“中国民间舞蹈活化石”
更在2006年5月,南丰跳傩经国务院批准
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南丰蜜桔无疑是南丰的支柱产业
为了不断的壮大蜜桔产业的发展
经过多年的栽培历史,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栽培技艺
这一具有悠久文化底蕴的蜜桔栽培技术
不仅是南丰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更是我国果树栽培史上的宝贵财富
2006年,南丰蜜桔栽培技艺被正式列入
江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手工技艺中
在冬天,我们用它有烤过火
也许在某餐佳肴,我们有享用过它烹饪出的美味
也许在一叶扁舟中,它烧制的茶水就是格外的醇厚
2006年6月,南丰泥炉制作工艺正式入选
江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手工技艺中
傩面具的雕刻是一门复杂的学问
分为九个步骤
选材取料、烘干、初坯定形、刻初坯、修光、刮灰、上漆、装饰、附件
2010年6月,南丰傩面具雕刻
被列入江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美术中
妆迎的仪式,极具地方特色
万民同乐、同欢、同庆的群众性活动
是民俗的,也是大家的
这种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
凸显了南丰道教文化的璀璨
2010年6月,南丰妆迎
被列入江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俗活动中
白舍窑制作工艺是优秀的民间传统陶瓷技艺
有着悠久的历史
白舍窑始烧于五代晚或宋初
兴盛于北宋中期到南宋中期
延绵于南宋晚期,历经元、明、清至今已有千年历史
为“江西五大名窑”之一
元代蒋祁《陶纪略》载:“谓与景德镇竞争者有白舍窑也”
2019年10月,白舍窑制作工艺
被列入抚州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技艺中
危亦林医学诞生于
江西省旴江流域(现为江西省抚州市抚河流域)
是历史上旴江医学的杰出代表
从宋至民国的近千年历史中
有传略可考的医家多达250余人
2019年10月,危亦林医学
被列入抚州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医药中
香钹,是流传于江西省南丰县境内的一种说唱曲艺
多在逢年过节或大户人家婚寿喜庆时
手持铜钹,挨门串户,演唱彩词
2019年10月,南丰香钹
被列入抚州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曲艺
南丰水粉又称线粉、出筒粉
流传于南丰县境内传统的特色小吃
南丰水粉选料精细,工艺考究
南丰清晨吃粉已成为南丰颇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标识
南丰人对水粉的喜爱,其他任何食品无法比拟
不管新朋老友,待客早餐,水粉必是首选
远足游子,走过千山万水,看遍奇山秀水
始终割舍不下的,还是家乡滋味
2019年10月,水粉制作技艺
被列入抚州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技艺中
豆腐皮是用优质黄豆、纯正的山泉水
经纯手工精制而成的绿色食品
其色泽金黄,油光发亮
质地细密均匀,味道鲜美,柔嫩爽口
豆腐皮食用方便,且营养丰富
含有植物蛋白和不饱和脂肪酸
是老少皆宜的纯天然保健佳品
2019年10月,豆腐皮制作工艺
被列入抚州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技艺中
在洽湾这块风水宝地上,能人是层出不穷,最出名的要数胡侨仂
此人聪明、机智、勇敢、乐于助人的传说
在南丰可谓家喻户晓
像戏县令、斗官吏、济贫穷的传说连小孩都能讲上几段
2019年10月,胡桥仂的故事
被列入抚州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文学中
非遗
是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走进非遗不仅能开阔视野
还能够让大家认识它们,了解它们
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逐渐生发自觉传承优秀文化的意识
不要让它在岁月的长河中消失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