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座具有1700多年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千岁贡品——南丰蜜橘、千载非遗——南丰傩舞、千古才子——曾巩、千秋古窑——白舍窑、千年古邑——南丰古城五张响亮的“文化名片”;
她是一块朝气蓬勃、活力迸发的芳草地,这里青山叠翠、绿海泛波,是镶嵌在赣鄱东南方的一颗璀璨明珠,焕发出绿色发展的勃勃生机,蕴藏着绿色崛起的巨大能量。
过去一年,南丰县实现生产总值126.2亿元,财政总收入12.4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连续8年全省第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南丰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市委四届四次全会精神,坚定新发展理念,聚力高质量发展,围绕“世界橘都·休闲南丰”的总目标,按照“生态引领、全域融合、实干为先、增进福祉”的总要求,实施融合发展、乡村振兴、文化强县“三大战略”,狠抓改革创新、全域旅游、城市双修、美丽示范、精准脱贫、幸福和谐、作风建设“七项工程”,努力建设富饶宜居美丽幸福南丰。
打造支撑县域发展的蜜橘产业
1300年的贡橘史、70万亩橘海、年均产量达26亿斤……近年来,南丰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大力实施融合发展战略,围绕“互联网+”“工业+”“旅游+”,做优做强支撑县域发展的蜜橘产业。
“互联网+”蜜橘,销售插上电商翅膀。引进中国网库建立中国蜜橘产业网电子商务基地,成为中国网库集团在柑橘行业首个试点县;南丰蜜橘官网旗舰店正式营业,带动橘农在淘宝、天猫等电商平台注册蜜橘专销网店500多家;南丰蜜橘时隔三年重返欧盟高端市场,出口量有望突破20万吨;南丰蜜橘中欧冷链班列首发,南丰蜜橘等优质农产品驶入“一带一路”快车道……蜜橘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让南丰蜜橘销售体验到了“昨天在树上、今天在路上、明天就在您的舌尖上”的电商速度。
“工业+”蜜橘,延伸产业链。70万亩橘海是南丰绿色工业强势崛起的根基。依托这一资源优势,南丰积极从“卖鲜果”转向“卖橘品”,把延伸蜜橘产业链、发展蜜橘深加工作为发展绿色经济的重头戏来抓。目前,全县拥有华夏五千年、吉香林食品、金吉尔食品等食品加工企业43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5家,已开发饮品、果脯等系列产品20余个,其中华夏五千年低醇蜜橘酒、蜜橘蒸馏酒及吉香林蜜橘芝麻糕、蜜橘酥获省级新产品认定。南丰一跃成为“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全国浙商重点推荐投资城市”“江西省农副食品加工产业基地县”“江西省十佳宜商县级城市”。
“蜜橘+旅游”,开启旅游全域化时代。去年以来,南丰县遵循“科学规划、市场运作,因地制宜、突岀特色”原则,主攻乡村示范休闲游,吸收社会资金,鼓励单位、个人投资投工投劳参与“橘园变游园”“橘园变公园”,全面进行景区化改造和旅游化提升,重点打造了30多个形态各异、独具特色的橘园游项目点,开发了集“休闲观光、种植采摘、特色餐饮、农耕体验、烧烤野餐、垂钓戏水”等为一体的复合型乡村旅游产品。去年全县新增国家4A级景区1个、国家3A级景区7个、国家2A级景区1个,省4A级乡村旅游点5个、省3A级乡村旅游点18个,共吸引游客39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1.6亿元。
打造依托生态优势的绿色产业
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森林覆盖率达77.58%,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为此南丰牢固树立“生态+”理念,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推动绿色产业全方位发展,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变“生态”为“生计”。南丰依托生态优势,以秀美乡村建设为抓手,一手抓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文明乡风培育,一手抓特色产业发展,一手抓乡村旅游扩面,将全县12个秀美乡村精品点和251个新农村建设点发展为集采摘游、农耕文化游、自然风光游等于一体的乡村游。当地农户依托旅游公司,参与旅游商品和特色农产品销售,改造自家居住环境,投身民宿游。据统计,发展生态乡村游给农户带来了平均每人每年近3万元的收入。2017年,南丰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
变“制造”为“智造”。在蜜橘精深加工方面:全面加强蜜橘剥皮技术、果胶提取技术等科技攻关,拓展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日用品等蜜橘深加工系列产品。在龟鳖养殖方面:成功地突破了亲鳖人工驯化养殖、种蛋孵化、种苗培育等技术难关。该县还成立了全省首家龟鳖产业协会——“南丰县龟鳖产业协会”,积极创建龟鳖食品类、保健类、药用类品种品牌。目前,南丰龟鳖养殖规模和产蛋量名列全国之首,是全国闻名的中华鳖亲本养殖、种蛋种苗生产供应基地,被中国渔业协会授予“中国龟鳖之乡”。
变“城乡”为“景区”。南丰是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了真正做到全域化发展,把城乡建设当成景区来打造。推进“城市双修”,根据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需要,抓紧修改完善城市总体规划,推动老城区更新改造、生态保护和修复提升,全力推动城市管线下地、绿地系统、雨污分流等基础设施建设。拥有1600余米的明清古城墙、150余处明清古建筑的南丰,坚持修旧如旧,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把南丰古城建设成为历史文化街区、文化旅游体验区,实现了城市建设有古、有今、有未来。
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文化产业
南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千岁贡品——南丰蜜橘、千载非遗——南丰傩舞、千古才子——曾巩、千秋古窑——白舍窑、千年古邑——南丰古城等“五个千年文化”,被誉为“世界橘都、中国傩乡、休闲南丰、曾巩故里”。为此,南丰着眼于保护、传承和发展,不断创新文化理念,深入挖掘并积极唱响“五个千年文化”。
唱响蜜橘文化——
建成41个、面积4000亩的精品蜜橘示范园;南丰蜜橘栽培系统被列入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摄制了蜜橘主题纪录片《遇见·橘子红了》,并于今年春节前在央视播出;
唱响古傩文化——
打造了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丰跳傩的演示地——石邮古傩民俗村;与北京舞蹈学院合作推出的中国舞蹈活化石——南丰跳傩舞台剧《傩·情》惊艳国家大剧院,纪录片《傩·缘》在“第50届休斯顿国际电影节”上,斩获电影节“雷米金奖(表演艺术类)”。创办傩文化企业20多家,产品远销欧洲、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3000多万元;
唱响曾巩文化——
修葺完善了曾巩纪念馆,修建了江西省十大历史文化名人纪念馆——曾巩文化园,积极谋划筹备2019年曾巩诞辰1000周年庆典活动,努力创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唱响古城文化——
计划投入100亿元,大力开发江西省古建筑保存最完整、古城肌理最清晰的明清古城——南丰古城,将古建筑保护、旅游开发与棚户区改造相结合,打造历史文化城区、滨江休闲区和文化旅游体验区;
唱响古窑文化——
启动白舍窑文物精品展,重燃白舍窑火,修复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白舍宋元古窑遗址;加快推进白舍瓷窑小镇建设,打造集白舍窑展示、研究及与旅游相融合的历史文化旅游景区。
在南丰,文化产业正逐步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城市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和城市形象的新标志。 |